话说薛蟠听母亲说柳湘莲是酒后放肆,酒醒后已惧罪逃走,这才渐渐消了气。过了三五天,身上的疼痛虽然好了,但伤痕还在,他就一直装病在家,羞于见亲友。 转眼间到了十月,薛家各铺面有些伙计要结算年账,准备回家,家里自然要置办酒席为他们饯行。其中有个叫张德辉的,六十多岁了,从小就在薛家的当铺里担任总管,家里也有二三千两银子的家产,今年他也要回家,到明年春天才回来。席间,张德辉说起:“今年纸札香料短缺,明年价格肯定会上涨。
我打算明年先让大儿子到当铺里照管生意,赶在端阳节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除去关税和其他花销,估计能赚几倍的利息。”薛蟠听了,心里暗自盘算:“我如今挨了打,正没脸见人,本想找个地方躲个一年半载,可又没处可去。天天装病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我长这么大,文不成武不就,虽说名义上是做买卖的,可戥子和算盘从来没拿过,各地的风土人情、道路远近也一概不知。倒不如拿出些本钱,跟着张德辉出去闯荡一年。
赚不赚钱先不说,就当是躲躲羞。再者,出去逛逛山水也不错。”主意打定后,等酒席散了,薛蟠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德辉,让他等个一两天,一起出发。 晚上,薛蟠把这事告诉了母亲薛姨妈。薛姨妈听了,一方面为儿子有出去历练的想法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在外面惹事生非,觉得花掉本钱倒是小事。于是,薛姨妈不想让他去,说:“你好歹留在我身边,我还能放心些。咱们也不靠做这买卖赚钱,也不缺这几百银子用。你在家里安分守己的,比赚这几百银子强多了。”但薛蟠主意已定,怎么都不肯听。他说:“你们天天说我不懂世事,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学。
现在我下定决心,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都断了,想要成人立事,学习做买卖,你们又不答应了,那让我怎么办?我又不是个丫头,成天把我关在家里,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再说,张德辉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咱们和他家是世交,我跟他去,能出什么差错?就算我一时半刻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他肯定会说我、劝我。而且东西的贵贱行情,他都清楚,我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多方便啊,怎么就不让我去呢?过两天,我要是不告诉家里,私自收拾东西就走,明年发了财再回来,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的本事了。”说完,薛蟠赌气去睡觉了。 薛姨妈听他这么说,就和宝钗商量。
宝钗笑着说:“哥哥要是真的想经历正事,那是好事。只是他在家里说得好听,到了外面,要是旧病复发,就更难约束他了。不过也不能过于担心,他要是真能改好,那是他一辈子的福气。要是改不了,妈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他都这么大个人了,要是总怕他不懂世事,出不了门,干不了事,今年把他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老样子。他既然说得头头是道,妈您就当丢了八百一千银子,让他去试试。反正有伙计们帮着,他们也不好意思哄骗他。而且他出去了,没有了那些帮他胡作非为的人,也没了可以倚仗的对象,到了外头,谁也不怕他,有吃的就吃,没吃的就饿着,举目无亲,说不定到时候他会比在家里更懂事呢。”薛姨妈听了,思考了半天,说:“还是你说得有道理。花点钱,能让他学些教训也值了。”
商量好了之后,一夜无话。 第二天,薛姨妈派人把张德辉请来,在书房里让薛蟠设宴款待,自己则在后廊下,隔着窗户,千叮咛万嘱咐张德辉要照顾好薛蟠。张德辉满口答应,吃完饭告辞时,又回话说:“十四日是出行的好日子,大少爷可以赶紧收拾行李,雇好骡子,十四日一早就能出发了。”薛蟠高兴极了,把这话告诉了薛姨妈。薛姨妈便和宝钗、香菱以及两个年老的嬷嬷,连着几天忙着收拾行装。还安排了薛蟠的乳父老苍头一名,以前熟悉事务的旧仆两名,再加上薛蟠随身常用的小厮二人,主仆一共六人,雇了三辆大车专门拉行李物品,又雇了四匹长途骑行的骡子。
薛蟠自己骑一匹家里养的铁青大走骡,另外还准备了一匹坐马。一切准备妥当,薛姨妈和宝钗等人连夜对薛蟠说了许多劝诫的话,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到了十三日,薛蟠先去辞别了舅舅,然后过来向贾府的众人告辞。贾珍等人免不了又摆酒为他饯行,这些细节也不必详述。十四日一大早,薛姨妈和宝钗一直把薛蟠送到仪门外,母女俩含着泪看着他离去,才转身回家。 薛姨妈上京时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还有两三个老嬷嬷和小丫头。如今薛蟠一去,外面只剩下一两个男子。
于是,薛姨妈当天就到书房,把里面的陈设玩器以及帘幔等物品都搬了进来妥善收贮,还让那两个跟薛蟠去的男子的妻子也一并进来睡觉。她又吩咐香菱把自己的屋子收拾严实,“把门锁好,晚上过来和我一起睡。”宝钗说:“妈,您既然有这些人作伴,不如让菱姐姐和我作伴吧。我们园子里又空,夜晚漫长,我每晚都要做针线活,多一个人帮忙不是更好吗?”薛姨妈听了,笑着说:“哎呀,我差点忘了,本来就该让她跟你去的。前几天我还跟你哥哥说,文杏年纪小,做事不靠谱,莺儿一个人服侍你也不够,打算再买个丫头给你使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宝钗说:“买丫头可得小心,要是看走了眼,花点钱是小事,就怕买回来的人不听话,惹人生气。还是慢慢打听着,找个知根知底的,买了才放心。”说着,宝钗就让香菱收拾好被褥和梳妆用品,派一个老嬷嬷和臻儿把东西送到蘅芜苑,然后宝钗和香菱一起回到园子里。
香菱说:“我本来就想跟奶奶说,大爷出门了,我去和姑娘作伴。可又怕奶奶多心,觉得我是贪图园子里好玩才想去。没想到你先说了。”宝钗笑着说:“我知道你心里早就羡慕这园子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一直没机会。以前就算每天来一趟,慌里慌张的,也玩得不尽兴。所以这次趁着机会,干脆住上一年,我也多了个伴,你也能遂了心愿。”香菱笑着说:“好姑娘,你就趁着这个时候,教教我作诗吧。”宝钗笑道:“我说你是‘得陇望蜀’呢,贪心不足。
我劝你今天头一天进园,先从园东角门出去,从老太太开始,各处的人都去看看,问候一声。也不用特意告诉他们你搬进园里了。要是有人问起,你就顺口说我带你进来作伴就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个姑娘的房里去串串门。” 香菱答应着正准备走,就看见平儿匆匆忙忙地走过来。香菱赶忙上前问好,平儿也只好陪着笑脸回应。宝钗对平儿笑道:“我今天带她来作伴,正打算去跟你家奶奶说一声呢。”平儿笑道:“姑娘这说的是什么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宝钗说:“这才是正理。就算是住店也有个店主,庙里也有个住持。
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到底还是告诉一声好,这样园子里值夜的人知道多了她俩,晚上关门的时候也有个数。你回去告诉一声吧,我就不派人去了。”平儿答应着,又对香菱笑道:“你既然来了,难道不打算去拜访一下街坊邻居吗?”宝钗笑道:“我正让她去呢。”平儿说:“你先别去我们家了,二爷生病了,正在家里呢。”香菱答应着就走了,先去了贾母那里,这里就不多说了。 平儿见香菱走了,赶紧拉住宝钗,着急地说:“姑娘,你听说我们家的事了吗?”宝钗说:“我没听到什么事。这几天我忙着打发我哥哥出门,你们这边的事我一概不知,连姊妹们这两天都没见着。”
平儿笑道:“老爷把二爷打得动不了了,姑娘你竟然没听说?”宝钗说:“早上好像隐隐约约听到一句,但也没当真。我正打算去看看你家奶奶呢,没想到你来了。二爷是因为什么被打的?” 平儿咬牙切齿地骂道:“还不都是那个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上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饿死也没人管的野杂种!认了还不到十年,就惹出了多少事!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几把旧扇子,回到家一看,觉得家里收藏的那些好扇子都不怎么样了,马上派人四处去搜罗。谁知道有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外号叫石呆子,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可偏偏他家有二十把旧扇子,打死也不肯拿出家门。二爷好不容易托了好多人情,才见到这个人,说了半天好话,人家把二爷请到家里坐着,拿出扇子让他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