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王仁听了,拍手说道:“这倒真是一件好事,还能弄到银子。只怕你们不敢去办,要是你们敢办,我是巧姐的亲舅舅,这件事我能做主。只要环老三在大太太跟前这么一说,我再去找邢大舅说一说,等太太们问起来,你们一起帮着说好话就是了。”贾环等人商议定了,王仁便去找邢大舅,贾芸则去回禀邢夫人和王夫人,把这件事说得天花乱坠。 王夫人听了贾芸的话,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心里还是不太相信。邢夫人听说邢大舅也知道这件事,而且邢大舅也表示愿意帮忙,心里便有了几分愿意。

于是,她派人把邢大舅找来询问。邢大舅已经听了王仁的话,而且想到这件事还能从中分些好处,便在邢夫人面前说道:“要说这位郡王,那可是极有身份和体面的。要是应了这门亲事,虽说巧姐不是正妻,但只要一过门,说不定琏儿的官马上就能恢复,咱们这里的声势也会重新好起来。”邢夫人本来就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被邢大舅这番假话哄得心动了。她又把王仁找来询问,王仁说得更加热闹,邢夫人听了更加心动。于是,邢夫人反倒派人出去追着贾芸,让他去把这件事落实。 王仁立刻找人到外藩的公馆去说了这件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外藩对贾府的情况并不了解,便打算派人来相看巧姐。贾芸又买通了相看的人,跟他们说明:“这件事原本是瞒着贾府上下的,只说是王府里的相亲。等到事成之后,有巧姐的祖母做主,又有亲舅舅做媒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相看的人答应了下来。贾芸便把这个消息送信给邢夫人,同时也回禀了王夫人。李纨、宝钗等人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还以为是一件好事,也都跟着欢喜起来。 到了相看的那天,果然来了几个女人,她们个个穿着艳丽的衣服,打扮得十分华丽。邢夫人把她们迎了进去,大家闲聊了一会儿。

这些来人知道邢夫人是诰命夫人,也不敢怠慢。因为事情还没有最终确定,邢夫人也没有和巧姐说明实情,只是说有亲戚来拜访,让巧姐去见一见。巧姐毕竟还是个小孩子,也没多想,就跟着奶妈过来了。平儿不放心,也跟着一起过来了。只见有两个穿着宫人服饰的女人,见了巧姐后,便上上下下把她打量了一番,然后又起身拉着巧姐的手仔细看了一遍,稍微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这一番举动让巧姐觉得十分羞臊,她回到房中,心里感到很纳闷,心想自己并没有这样的亲戚,便问平儿是怎么回事。

平儿一开始看到这些人的来头,心里就已经猜出了八九分,觉得这很可能是来相亲的。她心想:“但是二爷不在家,这件事由大太太做主,到底不知道是哪家的亲事。如果说是门当户对的亲事,不应该是这样相看的方式。看那几个人的样子,不像是本支王府的人,倒像是外头的人。现在先不要和姑娘说明,等打听清楚了再说。” 于是,平儿便留心去打听这件事。那些丫头婆子都是平儿使唤过的,平儿一询问,她们便把听到的外面的风声都告诉了平儿。

平儿听后,吓得没了主意。她虽然没有和巧姐说这件事,但赶忙去告诉了李纨和宝钗,并请求她们把这件事告诉王夫人。王夫人知道这件事后,觉得事情不妙,便和邢夫人说了。

怎奈邢夫人相信了自己兄弟邢大舅和王仁的话,反而怀疑王夫人是不怀好意,便说:“孙女儿也长大了,现在琏儿又不在家,这件事我还是能做主的。况且这是她亲舅爷爷和她亲舅舅去打听的,难道还能比别人说得不真实吗!我反正就是愿意这件事。要是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和琏儿也不会去抱怨别人!”

王夫人听了邢夫人那番话,心里暗暗生气,但也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情绪,勉强说了些无关紧要的闲话,随后便走了出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宝钗,说着说着,忍不住落下泪来。宝玉在一旁劝慰道:“太太您别烦恼,依我看,这件事肯定成不了。这也是巧姐儿命中注定要经历这些,太太您就别管了。”

王夫人听了,说道:“你一开口就说些疯话。人家都已经说定了,到时候就要把巧姐接过去。要是按照平儿的意思,你琏二哥回来还不得埋怨我。别说巧姐是自己的侄孙女儿,就算是亲戚家的孩子,也得为他们的终身大事着想,希望他们过得好才行。邢姑娘是我们做媒,许配给了你二大舅子,现在他们和和顺顺地过日子,不是挺好的吗?那琴姑娘被梅家娶了去,听说生活丰衣足食,也很不错。就是史姑娘,是她叔叔做主的婚事,一开始也挺好的,可如今姑爷得痨病死了,你史妹妹立志守寡,日子过得可就苦了。要是巧姐儿错嫁给了不合适的人家,那岂不是显得我心太坏了?” 正说着,平儿过来探望宝钗,同时也想探探邢夫人的态度。

王夫人便把邢夫人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平儿。平儿听后,愣了半天,随后跪了下来,央求道:“巧姐儿的终身大事全靠太太您了。要是真信了那些人的话,不仅姑娘一辈子要受苦,等琏二爷回来,我可怎么跟他交代呀!”王夫人说:“你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快起来,听我说。巧姐儿到底是大太太的孙女儿,她要做主,我又怎么能阻拦呢?”宝玉在一旁劝道:“没事儿的,只要心里明白就行。”平儿生怕宝玉犯起疯癫,把事情嚷出去,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向王夫人回禀后就离开了。 王夫人想到这件事就烦闷不已,突然一阵心痛,让丫头搀扶着,勉强回到自己房中躺下,还不让宝玉和宝钗过来,说自己睡一会儿就好了。其实她心里一直很烦闷,听说李婶娘来了,也没精力去接待。

这时,贾兰进来请安,回禀道:“今早爷爷那边派人送来了一封书信,是外头的小子们传进来的。我母亲接到后正准备过来,可我老娘来了,就让我先把信呈给太太您看,等会儿我母亲就过来向您回禀。还说我老娘也要过来呢。”说着,贾兰把书信递了上去。王夫人一边接过书信,一边问道:“你老娘来有什么事?”贾兰说:“我也不太清楚。我只听我老娘说,我三姨儿的婆婆家有信儿来了。” 王夫人听了,想起之前给甄宝玉说了李绮的婚事,后来也下了定、送了茶,想来是甄家要娶李绮过门了,所以李婶娘才来商量这件事,便点了点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拆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最近因为沿途都是海疆凯旋归来的船只,导致我们不能快速前行。听说探春会随着翁婿一同回都城,不知道有没有收到她的信?之前接到贾琏侄儿的亲笔信,得知大老爷身体欠佳,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确切的消息?宝玉和贾兰的考试日期已经临近,务必用心用功读书,不可懈怠懒惰。老太太的灵柩运回家中,还需要一些时日。我身体平安,不必挂念。特此告知宝玉等人。某月某日亲笔书信。贾蓉另有禀告。” 王夫人看完后,把信又递给贾兰,说:“你拿去给你二叔叔看看,看完后再交给你母亲。”

正说着,李纨和李婶娘走了进来。她们向王夫人请安问好后,王夫人让她们坐下。李婶娘便把甄家要娶李绮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一起商议了一会儿。李纨问王夫人:“老爷的书信太太您看过了吗?”王夫人说:“看过了。”贾兰便把信拿给母亲李纨看。李纨看了后说:“三姑娘出门好几年了,一直没回来,如今要回京了,太太您也能放心一些了。”王夫人说:“我本来心里正难受呢,听说探丫头要回来了,心里稍微好受了些。

只是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到。”李婶娘又问了贾政在路上的情况。李纨对贾兰说:“哥儿你看到了吧,考试日期近了,你爷爷惦记着呢。你快拿这书信去给你二叔叔看看。”李婶娘说:“他们爷儿俩又没进过学,怎么能参加考试呢?”王夫人解释道:“他爷爷去做粮道的时候,已经给他们爷儿俩援例捐了监生资格。”李婶娘听了点点头。贾兰拿着书信出来,去找宝玉。 再说宝玉送王夫人回去后,正拿着《秋水》这篇文章在那里仔细研读。宝钗从里间走出来,见他看得入神,仿佛已经忘了周围的一切,便走过去一看,发现他在看这个,心里顿时觉得十分烦闷。

她心想,宝玉总是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正经事,长此以往,终究是不妥的。看他这副模样,料想劝他也没用,便默默地坐在宝玉旁边,神情有些发愣。 宝玉见她这样,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宝钗说:“我想,你我既然结为夫妻,你就是我终身的依靠,但这依靠并不在于情欲之私。说到荣华富贵,原本就如过眼烟云。不过,自古圣贤都以人品根基为重。”宝玉没等她说完,就把书本放在一旁,微微一笑道:“按照你说的人品根基,还有什么古圣贤,你可知道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又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呢,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