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路面,长形的条石已经垒好, 两边还留置了排水的沟渠。
王县令吃惊极了,在一个小小的乡村,看到这种规模的路,着实是匪夷所思。
经过山神庙时,只听里面传来两个人的争论。
王县令侧耳听了一下。
只听一人道:“古老师明明说过, 这《春晓》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另一人争辩道:“不对不对,我听的是: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蚊子死多少。”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间杂着几人起哄的声音,却没有听到程林的劝解。
王县令心中奇怪,便领着人去了庙里查看。
十个孩童,并没有坐在按照他们的身高打造的桌椅上,而是激动地站着,双手乱舞,唾沫横飞。
一向端正自持的程林笑咪咪地拿着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看到王县令,程林连忙起身行了一个礼。
王县令抬了抬下颌,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听着是在争什么?”
程林笑意不减,说道:“我在了解古姑娘给他们讲了什么课,没想到古姑娘真是怪才。”
听到程林的推崇,王县令好奇起来,问道:“她都讲了些什么?”
识字启蒙,无非那几个字,能有什么不同的。
程林笑道:“古姑娘教学不拘一格,很是新奇,小人正在学习。这是她给孩子们讲过的,我记了下来。”
他将刚才记下的一卷册子递给王县令,王县令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正是两个孩子争论不休的两首诗。
他接着翻过去,只见下一页写的:偷什么不犯法?(答案:偷笑)
王县令一时愕然。
这算什么教学?
再翻过去,写着一些他不认识的符号。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