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王县令的请帖

接下来的几天,古月每天都要上山去砍芭蕉。一百棵芭蕉的芯才能织一匹布,她还有得忙呢。

因为她每天早出晚归的,所以并不知道村里这几天的事情。

因为战争渐渐平息,皇帝心怜老兵,开了圣恩,允许十年以上老兵可以解甲归田,自愿还乡。

草头村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几人回来了,所幸的是,他们并没有像何大猫一样,身体出现残疾。只不过还有一些人,却是永远也无法回来了。

跟随他们一起而来的,是朝廷颁发的抚恤金。

死者优抚三十贯钱,并赏布五匹,谷米十斛。残疾者优抚二十贯钱,并赏布三匹,谷米八斛。余者一次性给付十贯钱,谷米五斛,并全部免除徭役。

本朝皇帝心存仁善,战死之人,都另给了三贯的安葬费,并要求全国每个县的县令,不能无故克扣抚恤金和丧葬金。

这些东西,和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但多少是个补偿。村民有失去亲人的,痛哭过一顿,日子终究还是要过下去。

过了几天,古月收到一个匣子,她打开一看,里头竟放着一张帖子。她到这里两年多,第一次看到请帖,感觉很是新奇。

上一世,她的有限的生命里,只收到过两次请帖,全是工友结婚。

那时随礼只要包几百块,在这种地方,随礼有什么讲究,她可是一窍不通。

古月打开请帖,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字是用隶书写的,那笔势坦率,厚重,酣畅而又雅致,让人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

想起自己狗爬一样的字,古月微微汗颜了一下。

请帖是王县令下的,他的小女儿周岁了,这次要办周岁宴席,请古月有空过去嘬一顿。

王县令的小女儿古月还没见过,但是他的大儿子王纲,古月倒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