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和尚一时竟听不出古月说的话是褒还是贬,但是在这么多百姓面前,他们却是不能掉了身份。
当下其中一个年轻和尚扬了扬头,自得地道:“那是自然,贫僧几人的法力虽然比不上明慧法师,但在本寺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古月笑吟吟地问道:“不知道各位大师收钱的能力,是不是也一样数一数二呢?”
白胖和尚脸色一变,怒道:“你不要恣意胡说,故意败坏我等名声。什么收钱能力,那是各位施主主动布施给本寺的香油钱。”
“既然是香油钱,不知这诚心有没有按钱的多寡来论呢?”
面对古月锲而不舍的追问,和尚们齐刷刷地皱了皱眉。
太阳那么大,他们被推出来做法事本就心中憋着一肚子火。这次来的都是些平头百姓,并没有半个世家贵族,油水只有一点点,还不够他们塞个牙缝。
他们只想赶快应付完差事,可不是想让人拖着在太阳底下问东问西的。
见没有人回答,古月又追问了一遍:“大师,你们还没有回答我,这个诚心,是不是捐的钱越多,佛祖才越高兴?”
跪着的百姓也都抬起了头,静静地等着和尚的答话。
这次为了求雨,他们已经将家里能拿出来的钱凑了又凑,甚至连买粗盐的钱都拿出来了。
如果这诚心是和金钱挂钩的,那他们的诚心岂不是很少,少得上不了台面?
可是,天地良心,他们礼佛的心,真的是虔诚无比的。
当初上山请求降雨的时候,寺里的和尚说要斋果,他们就备了自己一年都吃不到一次的斋果。
和尚说要斋戒沐浴,他们就按着规定的天数,哪怕井里的水已经少到可怜,依然日日沐浴。
和尚说要捐香油钱,他们就把家里能动用的全都变换了现钱,大家伙一齐捐了出来。
难道,这还不够虔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