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毕,从身上掏出十张千两的银票,递给了奉常柏。
“我的意思和穆三公子一样,根据你们的能力安排即可,能给多少我接多少。”杨三也跟着掏出了一万两银子的定金。
......
奉常伯揣着两万两银票回家的时候还像做梦一般。
以他的身份和负责的生意,两万两银子自然不会让他失态。
问题是仙神膏正式推出去才几天时间,就有四万瓶的大订单找上门了。
一次性下了这么大的单子,对方不仅没有半点讲价的意思,还主动提出可以接受涨价。
他知道仙神膏上市之后不会愁卖,却怎么也想不到市场会这么好。
就杨三和穆家面对神仙膏的热情,一旦此物的口碑在各地散发开来。
届时一年别说十万瓶,就是二十万瓶也完全不在话下。
此膏制作确实繁琐,可主原料是自己种的。
配上其它的药材、制作师傅、以及工人的成本,一瓶的成本顶天了二两银子。
现在出货价订的是二十两一瓶,后期若再涨到二十五两一瓶。
一年按二十万盒来算,用不了几年,奉家能富可敌国。
只要想想这个前景,奉常柏就激动的满脸通红。
不行,得赶紧回去安排人将西月谷所有的花都采摘下来,制成神仙膏。
难得有这样赚钱的机会,怎能放过。
至于神仙粉,那玩意也就口感不错。
一个调味品,价格不可能定多高,怎能和神仙膏比呢。
怀着这样的心思,奉常伯急冲冲的赶了回了奉家。
进了家门,奉常柏先去了松涛园面见父亲,将庆丰楼发生的事和他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