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当初他也是写过武侠的,只是因为自觉两座高山横栏在前,根本跨不过去,这才转换题材。
仗着现时代的读者科学素养普遍底下,方才靠着“卫斯理”彻底大火。
虽说他写东西向来只为赚钱,没什么追求抱负,但见到自己没得到的东西,年纪轻轻的谢端阳靠一本书就唾手可得。
这几天,倪框越是想,就越是不爽。
金庸却没有理会他,而是主动伸手去握谢端阳,连声称赞道。
“果然是英才出少年,令人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
这种天才想法,我们老家伙们就万万想不到……”
虽然《寻秦记》的爆火,对明报销量略有影响。
但金庸是老报人了,在这门行当里做了三十年,早看惯了报纸浮沉起灭。
到了他如斯地位,已经不会轻易因为一时得失而喜怒形于色。
而且因为双方读者群体不同,某种意义上不算最直接竞争者,其实下跌的不算明显。
损失最大的,其实是其它报刊。
所以虽然有些可惜先前未能收入明报麾下,但依旧能表现得态度如此超然,甚至有兴致与谢端阳探讨一二写作创意。
不过也就只是交流指点了。
虽然贵为“武林盟主”,其实金庸并不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