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做吧, 等于家里断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做吧,去年那个做的那些连一半都没卖完呢。
我最近为这事儿鼻子都快冒烟儿,哎呀,你爹把这事儿跟我们一提呀那简直就是解决了燃眉之急。”这话说的,简直就是劫后余生。
村长本来觉得今年开大会,自己可能又要被村民骂了,哪知道自己堂侄女,砸下了这么大的一个馅饼。
“你爹说你们要收千把斤儿?可村里我估计着大概至少得有两三千斤,只收谁家的不收谁家的,恐怕不好安排。”
这事一出一出的。哪个地方都不能掉链子,否则事办不好还容易得罪人。
“今天我们来只带1000多斤的现钱,剩剩下的一两千斤,我家也不是不可以收。只是不是现在,只能等下一次。
这次只能按先到先收的原则来办事儿了。不过,堂伯往后只要我们家需要粉条,我肯定首选咱们村儿的货,只要大伙做得好,我会年年来的。”
云杉也没办法,他们家一没库房。二是整个山阳县能下得起馆子的人毕竟有限,她家真要一下子全收了,万一出个意外事件,损失可就大了。
“那中,唉,那我就去通知了。我找几个人给你搭把手,就在你家院门口摆上。
我说堂弟呀,你这可真找了一个好女婿。以后啊享福的日子长着呢,有机会多照顾一下老哥哥哦。”
姥爷把脸一撇,不想搭理这个老东西,这会儿想起我来了,刚才怎么把我甩一边了?我女婿好不好还用得着你说?
这俩的官司大伙就当没看见。该忙啥忙啥,老村长乐颠颠的跑去喊喇叭了。
最先来排队的居然是白英的大堂姑,她挑着沉沉两麻袋的粉条,往前面的椅子上大大咧咧一坐,发出砰的一声。
未曾开口人先笑,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掏,冲着莫其行道:“大兄弟,可把你盼来了,就知道你是个靠得住的人,这带大伙发财了,看看我家的货咋样。这家里日子不好过呀,你就给个好价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