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嫂子赶到的时候,王大娘已经在白英的院子里和老太太围着盆子说着话呢,这手上也没闲着,刷刷刷的就洗好了一个板蓝根茎。看到方嫂子一来,立马腾出个二位置:“建军他娘,你也来了。来来来,快来坐。老祖宗你这家里可越来越热闹了,咱二侄子一家算是盼出头了,你老蹬着享福了。”
“你这嘴巴,还跟年轻时一样会说。建军他娘,孩子回去跟你说了吧。”
方嫂子也很自然的搭上手:“说了,老祖宗,我这不是怕自己手艺不够,会坏了白英孩子的事,自己亲自过来瞧瞧才放心。”
“你俩要是水平还不够,那村里就没合适的人了!”
这正说着,就瞧见白英手里拿了两个花饽饽走了过来:“婶,王奶奶,你们瞧瞧这样的能做不?”
"哎哟,你瞧瞧,这颜色居然直接掺和到面里还这么鲜艳!”王大娘接过白英递过来的鲤鱼造型花饽饽,啧啧称奇。
小主,
白英听这话的意思,好像出偏差了:“咋了,是配色不好,还是方法不对,我也是第一次做。”
王大娘连忙解释道:“你这孩子咋不想好的呢,不是不对,是做的太好了。不过我们小时候做的都是面熟了,有些颜色直接画上去的,因为掺和进面里上锅一蒸难免会掉色, 真的没你这么逼真。”
方嫂子也道:“确实如此,花样也没你这好看,我能做出来的也就是简单的小动物和一些常见的花草,再复杂的设计,就无能为力了,毕竟离家早,都没证据的跟祖辈学过。再说也不是每个北方人都会做花饽饽。”
“那年头谁舍得一天三顿吃白面呀。想做也没条件不是?”
王大娘和方嫂子对视了一眼,心想着,这活估计得黄了:“妮儿,你看,这......我们.....”
可他们哪想到白英看她们的眼里都快冒精光了:“够了,够了,会做这些已经很好了,我呀水平还不如你们。
这样吧,等做的那一天我正式通知你们,我估计这次大概需要两天时间加班加点,这一天给你们一人算二十块的工钱。若是以后还接这样的活,再请大家来帮忙?你们觉得咋样?
看着王大娘和方婶子都没言语,白英想着,莫非自己的条件开的太差,主要是她也不怎么了解做花饽饽的师傅工资是多少呀,有事可以商量嘛:“婶,王奶奶,你们是不是觉得工钱给少了,咱们可以商议吗?”
回过神来的二人哭笑不得,心口一热:“你这实诚的 丫头,哪有这么讲价的?
不是少了,你给的太多了,跟你爸干活的那些大师傅一天才20元,我们这在家就是动动手,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就能有二十块钱, 外面哪有这种好事?”
“我记得在娘家的大师傅,做这一行一个月能有十块就算顶了天了。不过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你们也说了是几十年前,现在出门打工一个月能有三五百咱们就按三六百的 月薪计算。一天正好二十,人好找,可像你们这样有手艺的大师傅可不好找,你们就当我这钱是买你们的手艺。咱们这活也不一定天天有。只能做一次算一次的钱。”
老太太心里门儿清:“人家做活的都嫌弃工钱太少了,轮到你们倒反着来,自家日子不过了?孩子也是一片心,心里有底就是了,让你拿着就拿着。以后请你们的时候还多着呢!
说句夸大的话,你们都是我看着长的娃子,这么多年谁还不了解谁。这往后咱们劲都往一处使,把日子过起来,比啥都强。到时候,这白英娃儿要啥事,你们也能帮村帮村。”
方婶和王大娘心头一酸,差点落下泪来,半年前,他们两家可是村里过的最苦的人家,顿顿喝稀的不说,还欠了不少外债。他们的日子就好过的太多了。
村里也不是没有比他们更穷的人家,可就是因为和白英一家子平时走的近,把老祖宗当自己的长辈敬着,就这半年的时间,唯独他们沾着光,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至少精面,细米舍得吃了,偶尔还能割点小肉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