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上建立村庄不是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啥都没有的情况下。
好在村里人,目前还算齐心,不过半天的功夫,村里的男人包括十几岁的半大小子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一队上山砍木材做房梁,做门窗,这个自然是莫南星这样熟悉木料的人带头。
一队去了窑厂有莫家旺负责,还有一队由着莫其行带着给村里第一户人人家开始把房子打地基。
这第一户是谁?可不是谁指派的,那是老天爷决定的。
由于倒塌的房屋太多了,先盖谁的都有人不服气,大伙争论了半天最后决定抓阄,谁先谁后全凭运气说了算,这样总院部找别人了吧?再要是不服气,可以呀,你行你上呀,不行就别哔哔!
可没想到抓到第一的是王大娘家。本身因为置换土地的事情,村里就决定给她家划一块宅基地的,只是还没来的及,现在干脆一次可以解决了。
留在村里的,的妇女,老人,也没人闲着。各自在家洗刷刷,挑土,清淤忙的飞起。女人们拿起针线篓子,拆卸旧衣服,准备给自家干活的男人缝上简单的手套,这样搬砖,和灰的时候,手插进手套中,好歹多层保护。以免大冬天的干活,一个个手上都冻裂成口子,那可就老遭罪了!
白英则带着小孩子把各家各户送来的粮食被统一收集起来,每天吃了多少粮食,多少咸菜,都会在晚饭后的小会上进行集体通报。
为了避免大伙记不住,她找南星叔要了一块大木板子。立在露天的锅台边,每天用草纸写好今天的菜谱食物消耗等等刷了一层面糊糊就可以牢牢的贴上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这样每人过来打饭的时候,心里都有个底。
这块板子已经成了村里最透明的信息栏了。大伙吃饭的的时候都喜欢端着碗围在这,看个稀罕!
孩子们每天都要帮助老太太准备集体的大锅饭,熬制药汤,他们也会有工分的。不过是白英在计算和汇总。白英说了,孩子们的工分,虽然不能像大人那样换取大件东西,但是可以在她的手上换取本子,糖果,粮食,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总之村里前前后后是找不出一个闲人了。
半夜十二点,大伙用破旧的衣物裹几个火把,借着月中,明亮的月光,虽然干了一天的活,可大伙仍旧在加班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