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莫菖蒲和莫广白像检阅军队似的,一一抚摸过它们的头顶,好家伙这一个个撒欢似的跑回村里去报信!
唐继峰不无羡慕:“你这狗子,养的也太聪明了,咋这么听话!”
白英表示这本就理所当然的:“田园犬千百年来都很顾家听话呀,这又不是咱家这样!在农村浑身反骨的狗子,活不过明天的。”
一行人边走边聊往村里去,路过半山腰上隐约可见的中医馆,莫怀夕和莫空青一下子被吸引了目光。
山脚下一条三米宽鹅卵石路,蜿蜒曲折的向山腰处延伸,两边中有翠竹,人工建立的小石桥,石阶,石台,入门处右边新建的八角亭掩映在高大的厚朴树下,药馆的门前有十米多宽的空地,统一铺上铺上带纹路的水磨石,大门两边都统一修建了两条六米多宽的无障碍缓车道,分别连接到村口的和公路上。路的两边都已经种上了高大的构树和低矮的补骨碎。
老式的木门,刷了几十次的桐油,原木色油亮而,厚重。“一心堂中医馆”黑底金字的牌匾高高的挂在正中间! 正门无任何台阶,方便患者一路直入,田字形分布建立的大小庭院,大小合理,道路配合大小的弧线,主屋坐北朝南,西高东低,采光通透,错落有致。
红砖,青瓦,白墙,依山傍水,斗拱飞檐,让人一入此间,浮躁的心,便获得抚慰!
太漂亮了,简直都建在每个中医人的心里去了,这种传统的中式建筑在那十年都被破坏的太多太多了,更别说本就不多的纯中式医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驻足弥久,举目仰望!
“想不想进去看看?”白英适时建议。
“能看吗?主人家能同意?”
“能啊,我家的!欢迎参观!”白英轻笑起来。
“还真是他家的,至少是她找人建的!”随后而来的唐继峰道。
他上次来的时候外面还没有建好,这次再来,医馆主体部分已经竣工了。可见西湾村建筑队的工作热情有多高!
莫怀夕瞪眼看着她:“你不是说你是种药材的吗?咋还有这么大的医馆!”
这个比他们家在京都的那个市中心的医馆大的太多了,这么比起来他家那个地既破又挤!
不见经传的的地方盖这么漂亮的医馆,还要不要得人活!
“我不懂药 又怎么种药?这地方是给我两位爷爷准备的。家里地方太小,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恰好遇到一个懂建筑的朋友,就这么着,各种巧合凑在一起就把它弄出来了。”
白英本就打算把这周围的山头都承包下来,建成人民公园和中医疗养基地和种植基地,最后建成 旅游景点和老百姓的日常休闲之地。西湾村甚至整个山阳县的人都能因它获利。
所以她在一开始的绿化的时候宁愿麻烦一些,成本高一些,也要多找本地的道地药材作为绿化植物。避免后期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这一路走来。不管是路口的淡竹叶 还是山路边厚朴,辛夷和构树,低矮的月季,迎春花,桔梗,地黄等等等,都是白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布置的。才有他们所见的满目药香!
众人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莫怀夕越看眼睛越亮,他太喜欢这里了,宽敞明亮的抓药房,独立干净的诊室。泾渭分明的各个操作室!
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地方!偏偏出现在这个名不见传的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