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自己也实在不愿意在折腾一次,说啥都不同意大办。白英私下里和大伙商量着,干脆把办酒席的预算,拿去买些米面和御寒的衣服鞋子的啥的发给村里五十岁往上的老人,而他们在县里铺子也给食客做一天八折的优惠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提议一出,别人还没说啥,老太太自己就先同意了!偶测测对积大德,还要自己往里面掏钱。而不让白英他们出。唬的白英他们连忙阻止,真让老太太自己把这钱掏了。他们以后在村里可要被人戳一辈子的脊梁骨。
再者,白英知道老太太其实也没多少钱了,这半年除了他们家日子好过点,她几个姑奶,姑姑三叔大伯,日子大难,那个没被老太太明里暗里补贴过?就她大堂叔莫常青这场婚礼基本上都掏空了老太太一半的养老金。
虽然每一次老太太都不瞒着她,可白英也能理解,做父母的都见不得儿女遭罪。更何况这里面除了白英给的零花之外,很多钱都是铺子里划给老太太的分红和工钱。其它的她是一分都没多要。
白英又岂能指手画脚的去指责老人怎么做?
没钱她再赚呗,只要老太太一直这样不偏不倚的做家里的定海神针,帮他压制着他奶和大伯一家那蠢蠢欲动的心思。避免一次又一次的家庭内耗,这点养老费她还是出的心甘情愿。
这次一家拿出一百块钱,剩下的白英补贴,买了近百套军大衣,红火火的大棉袄,和牛皮毛头鞋,外加每家配上十斤猪板油,二十斤大米。再每人配上个五十块的红包专门发给这些长寿老人的。
白英又额外准备了一二百个一块钱的红包,给老太太那天派发给小孩子。不管钱多钱少 就图个热闹喜庆!
过寿的的那一天,西湾村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儿女,一个个众星捧月般的把自家的符合条件的长辈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生怕老太太瞧着哪儿不对头说他们不孝顺,不让他们家参与这些活动。
有那些自平时暗戳戳嫌弃自家老人的儿女,此时此刻恨不得自己的公婆爹娘再活的长寿一些。因为村长说了,等村里有钱了,每个月都会预留一笔钱补贴给那些儿女孝顺上岁数的老人。
先别说这钱多还是钱少,那蚊子再小也是肉,以后他们的爹娘只要好好活着,哪怕就在家扫扫地的,每个月也是有进项的。
“太奶奶,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祝老祖宗长命百岁,岁岁有今朝!”
“好好好......”
白芨领着一串的小萝卜头,奶声奶气的说着大人教的吉祥话,然后一个个跪在老太太前面的蒲扇上,扣个响头,顺便接走一个个红包。喜笑颜开的跑开,然后去打听别人的事多少。
老太太更是笑的合不拢嘴,那氛围比过年还热闹。知道连白英,白芨,白薇和当归这些亲亲曾孙一人都是一元钱。村里人都更是无话可说,这事办的敞亮。
就连王建军都挤进孩子的队伍,搞怪的过来拜寿,等从老太太手里接过红包之后,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
惹得其他小伙子争先效仿!一时热闹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老太太扫了一圈,没瞧见要见的人,就问莫其行:“咋没看见你六叔呢,他今年好像五十呢?”
莫其行附身答道:“南星去大棚请了,你老放心,肯定把他叫来。”
“好好好,你们呀别忘了他,是个可怜的。这还惦记着咱家的事,他那边多上点心,缺了啥咱们帮着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