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宋氏见他暴躁如狂,心下烦乱,没好气道:
“你不同意的事儿还少么,人家是带回来给贵妃娘娘看的,你不同意有个什么用。”
靖远侯闻言恼羞成怒,他指着宋氏的鼻子,怒不可遏:
“我是他老子,自古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难不成我连自己儿子都管不得?!”
宋氏翻了个白眼,冷笑说:“你管不管得了自己不知道?如今咱们跟分了家有什么区别,如今你还要仗着你那当父亲的威风?”
“再说,要不是老二,这侯府指不定早没了!”
自己心里没点数,还管个什么劲儿。
想当初得知静王和荣国公妄图篡权,最惊慌的莫过于靖远侯府。
陛下的帝妃中有两位出自靖远侯府,可另一方面三房又与静王关系亲密,这左右为难,谁也不知该站谁,舍弃哪边。
后来靖远侯见静王大势将握,竟想动用三房的关系投靠静王,从而舍弃两位后妃。
宋氏自然第一个不愿意。
一来她舍不得乔鸢这个女儿,二来若是仰仗三房的那层关系,将来三房狗仗人势,岂不得天天踩在他们脸上作天作地?
她可受不得这个气。
靖远侯左右摇摆不定,最终在三房的劝说下有了归顺静王的念头,千钧一发,是乔恒回来阻止了他。
乔恒收到了乔岱的密函,心中有了底,回到侯府便劝靖远侯和三房与静王断绝关系,保全侯府。
只是当时皇帝生死不知,靖远侯犹豫不决之时,三房早在心底乐开了花。
天知道他们早就不满足于做大房的附庸,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若是静王掌权,他们岂不是能仰仗与静王的关系一飞冲天。
这可是天赐良机。
谁知乔恒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三房不同意与静王那边断绝关系,还想劝靖远侯归顺静王?
无碍,那便分家。
于是他直接将三房踢了出去。
乔恒在侯府说话的分量早已今非昔比,而靖远侯本就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犹豫再三,虽不大赞同乔恒的做法,但到底也没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