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待罗致远看完又接着说:“这松花蛋制成后,只在姜府的酒楼以菜肴的方式出售,我要每道菜利润的四成。二娘还有一事要问,西塘那一片地归谁所有,二娘想要那块地,建养鸭场,后期应该还会养鸡、养猪,具体要等这批松花蛋制出来看看口碑如何。”
雪莲对着罗致远说完,又朝着姜刘氏说道:“娘,先抓百多只鸭仔养起来,还需要五十只下蛋的鸭,咱家的禽窝够大,待这些鸭仔长起来,大概养鸭场也能建起来。”
雪莲指了指罗致远手中的松花蛋的配方,又指了指姜刘氏,罗致远赶忙双手递过去。
姜刘氏接过去看了看,开口道:“二姐,待晚间同你爹爹商议再决定可否?”
雪莲知道姜员外补偿小雪莲两千两银子,她想用这银钱给家里银生银。但这使用银子一事,确实需要同一家之主商议,雪莲忙回答道:“好的,娘。”
然后雪莲又转向罗致远说道:“致远哥,你回去禀告姜二伯,明日上午二娘上完绘画课,可否让他拨冗相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罗致远应承后,雪莲又接着说:“这另外一张是半成品制铅笔的方子,二娘知道姜府人才济济,自是能从这半成品的方子上制成铅笔。就是制铅笔芯用的石墨和粘土的比例还需要多试几次。添入颜色,还可制成彩色的笔芯。”
雪莲又将铅笔的好处跟罗致远说了,书写便利,尤其是在店铺里记账、算账,都比软软的毛笔好用。
雪莲知道过犹而不及,所有的想法和举措都需要慢慢推进。松花蛋的腌制即使加温也需要半个多月,雪莲虽相信在这吃货的朝代,物以稀为贵,尤其是松花蛋在大颂朝,尚未出世。松花蛋只要营销好,肯定会大卖。
雪莲又叮嘱罗致远说道:“以后不管我给的方子,还是做出来的吃食,对外口径,都是致远哥从番国学来的。”罗致远又再次应承。
罗致远看看已过申时正了,忙起身告辞,姜刘氏留饭,但罗致远知晓姜二老爷还等信,自不能让爷等着自己。
罗致远走后,雪莲看着姜刘氏欲说还休的模样,就主动开口道:“放心吧娘,女儿不会冒进,都会先行试验。”
姜刘氏今日坐听女儿同远哥讨价还价、侃侃而谈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看着眼前的女儿,既熟悉又陌生。
幸好姜刘氏读书识字,善良大度,她只想着女儿险些丧命,比照从前更是多疼爱一分。
姜刘氏忙答应道:“好好,待你爹爹回来,吃过晚食,去祖宅走一趟,回来咱就和他说。”
雪莲见姜刘氏如此通情达理,情不自禁的走到眼前,挽起姜刘氏的胳膊说道:“娘,你真好。”
待姜清时和五哥儿回来,一家人吃过饭,姜刘氏包了点心、蜜饯、红糖、瓜果,两匹细棉布的尺头,又从后院抓了两只不下蛋的老母鸡,带去老宅。
出发前雪莲又给陆家人布置任务,将生石灰、草木灰和黄泥都细细筛过,按照12斤的白石灰,15斤的草木灰,2斤的黄泥和30斤的谷糠,如此相同的份量,称出六份来备用,再烧上两锅水。
这边一家五口步行至老宅,一路上遇到的姜氏族人,都很热情的打了招呼。待到老宅,大房也刚吃完饭,坐在堂屋里说话,只二嫂在厨房里刷碗,大嫂因为怀了身孕,吃了饭就找了借口回房躺着偷懒去了。
一家人被迎进屋,小辈给长辈打了招呼。二哥拉着三哥接过吃食放在堂屋的桌子上,又将老母鸡送去厨房。
雪莲父母在爹娘身前坐下,那边姜徐氏喊了雪莲过去,抱在怀里坐了,一边用手摸着雪莲的脸颊说道:“小没良心,半个多月没到婆婆家来。”
姜家三房三个儿子,只小二房头有两个女儿,其余全是孙子,这姜徐氏又是个喜欢女孩的,原来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有口好吃的,也尽想着这小姐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