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蜂窝煤

如今突然听说自己要转岗,心里也没有多少波澜,周妈妈交待的事情,也听一半丢一半,倒是旁边的耿大郎,听的仔细。

对于姜先生一家的为人,桃花村里无人不称道,热心助人,平易近人,耿大郎闲暇时,也会跑去义塾窗外偷着听姜先生讲课。

姜清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送了一本《千字文》给他练习,私下里还送给他毛笔、糙纸和写过字的白纸供他练习描摹。

耿大郎感激万分,苦于身无长物,只能每日早早的干完活,跑来义塾帮着清扫院落,挑水、劈柴。姜清时闲时,也会提点他书中的释义。

耿大郎听到自己一家要被送给姜先生家养牛,他是极高兴的。细心的听着记下每日要给姜先生家送牛奶。因周妈妈没交待送几桶,这孩子也实诚,便决定每日早晚都送。

耿师傅和耿大郎住在姜府老宅的后头,单独住一院,三间正房,一排牛棚,与牛作伴。

现下棚里头有三头母牛产奶,两头母牛在“干乳期”,两头小母牛和小公牛皆在成长期,一个月后牛群又要添丁增口了。

姜侍郎家这些牛买的时候特意选的两三岁的母牛,这样还能产奶十多年。牛的平均寿命三十年,十五年以后就不产奶了,剩下的十多年,可以多生产,也可以去种地。

姜府的奶牛一日喂三次,干青饲料混合喂养,早晚挤两次奶,每次每只牛挤七八斤奶。

迎春姐妹二人,从荣康园出来,二夫人派了得用的婆子将二人接引到二夫人所居住的素锦园。

素锦园的院子里头各类奇花异木,葱茏烂漫,青溪泻玉,石磴穿云,东南角群梅怒放,红蕾碧萼缀满枝头。

过了桥,几丛竹林中隐现石桌石凳,至屋前,又要经过盛开的樱花林,春风吹过带起似雪的樱花漫天飞舞,婉转清亮的鸟鸣声隐藏于树丛花间,剔透欢快,再进数步,平坦宽宏,雕甍绣槛,这一路上让人流连忘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二人被引至素锦园的书房,二夫人已等候在此。行礼后,便开启授课日程。

二夫人今日授画,以讲授为主,讲明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6科。又讲了《宣和画谱》着录藏画,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

二夫人还特意每科、每门都描摹出二三张画作送给二人,又给了二人一本《宣和画谱》,让日常多研习。姐妹二人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二夫人姜李氏,没想到二夫人的画功这样了得。

说起来二夫人家境富庶,家中娘子也请了女夫子教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女红也都手到擒来。

李家老太爷作为当家人,大刀阔斧,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而平民是创业难、守业更难,但正是李家老老太爷的创业,老太爷的守业,才使得李家在泉州如鱼得水,一展长才。

也因为李家老太爷和当年时任泉州船舶司的姜侍郎结下善缘,才会有今日将幼女嫁于姜员外这等姻缘。有了姜侍郎的助力,李家的各样买卖,才又更上一层楼。

士农工商,在大颂朝工匠和商人地位却都有所提高,因商业贸易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官商相宜,商人受到尊重,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而大颂朝的工业作坊遍地,大工匠、手艺人,使得大颂朝的社会经济文化更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