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热闹的西塘

陶三娘的花露蒸取法有二,其一是干馏法,所用设备是蒸馏器,下为甑锅,锅内有箅,上为冷凝器,冷凝器下有槽,以流管引出馏液。蒸馏时,箅上置花干馏。而锅底置砂,则可使受热均匀且易于控制。

其二是加水蒸馏法,以重汤蒸锡甑取露,锡甑顶作中低滴溜,甑中石子上置一罐接之,罐顶上用冷水缓。

这第二种方法,与炼丹术中未济炉上火鼎,下水鼎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大颂朝的上层社会生活中,“玉鼎翻香,红炉叠胜”是每日的必修课,焚香早已深入日常生活,各种香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只不过大颂朝的蒸馏萃取技术仍然落后,就这还是是由大食国传入。

大食国的蔷薇水做为贡品传播到大颂朝,颂人只能根据既有的道家“升炼”传统,来对“采花浸水,蒸取其液”的模糊信息加以破译,结果便是被移花接木与“蒸香”结合在了一起,变成一款“仿蔷薇露”的产品,与现代流行的香精油不可同日而语。

大颂朝花露蒸沉而成之液是半吊子技术的产品,却是以一缕缕不可复制的轻烟,让大颂朝的上层社会的春光与热带的馨郁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交相绘制。

而雪莲要蒸馏的却是纯精油,并要用这纯精油制造香水。

香水的制作是用一定比例的植物香精油加上酒精和纯净水混合制作而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清洗阴干的花朵放进锡甑里隔水加热,使花瓣中的水蒸气完全散发出来,最后留下精油浓缩液。

而精油浓缩液经冷却,使油分离漂浮于水面,经过收集与隔离,将分离后的精油和纯露分别盛装。

雪莲等人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才将精油浓缩液油露分离完成,精油用的是嵌铜胎珐琅器装瓶,纯露用的是玻璃薄胎珐琅器装瓶。

只是鲜花出精油率太低,四百多斤的花瓣,分开提取,合起来只有60多克的精油。

好在如今并不是要卖精油,只是制作香水,只需几滴就可。

纯露倒是装了几大瓶,雪莲打算攒起来,放到店里出售。这可是纯天然的花露,补水效果绝对的好。

珐琅器的瓶子罐子盒子大大小小,窑厂烧制了许多,以备不时之需。

这掐丝珐琅的技术还要数大食国的技术最好,大颂朝的技术相对来说还处于人家的初级阶段,为此雪莲还特意告诉罗致远一定要想方设法从大食国请回制作珐琅的工匠。

现代看到的掐金珐琅、画珐琅是清朝康熙之后技术得到发展之后的成果。

再说陆大郎和三哥带着姜府派来的二十多个人,一人牵头大黑驴,将蒸馏酒运进后山,虽没有宽敞的马路,但山间青板石阶,也缩短了许多路程。

先是拿后山选中的竹子练手,由陆大郎和三哥演示,每棵只选三节空腔打眼注射。

这些干活能手只看了一棵竹子的操作后,就能两两组合给竹子注射蒸馏酒液且像模像样。

两人配合专门打眼,两人配合注射,再由负责打眼的两人负责堵上创面。

因着陆大郎和三哥将酿制竹筒酒的竹子选好,做了标记,所以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