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荷包又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存在独家技艺,让家中的丫鬟节省时间去做更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经。
两个掌柜拿了样品后又在雪莲家流连到申时中方离开,路上二人很是感慨了一番,对于往后的光景充满了期待。
待到了初九这日,姜员外启程时,不仅带走松花蛋,还带着香皂、海鲜味精和蚝油,更有许多的菜方子。
而这一日又是“寒食节”,全国放假七天,“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从三月初九到三月十一这三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节这一天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更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许多活动。也因寒食节的活动时间长,被称作“一月节。”
姜员外因着要回临安府城,一大早就拜扫展墓、祭祖,待吃过青精饭后,就带了长随直奔清河县城的外陆码头。
县城内、府城内的小商贩们这几日都会转卖寒食食品,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更有各样式的“子推燕”沿街售卖。
雪莲为应付寒食节三日的禁烟火,提前领着全家上下做各种寿司和吃食,有鱼鲊、烤鸡、烤鸭,更是让西塘的灶上卤肉,五头猪、二十几只鸡、鸭,脍制百多条鱼,提前熬了“作麦粥”“卖稠饧”“染青饭”“蒸糯米”,准备过水面条的各样浇头。
因着雪莲还在将养身体,只吃了一日的冷食,第二日起就用蜂窝炉在后罩房内熬热粥蒸熟食。雪莲也不只自己吃,熬了热粥,用食盒装了给爹娘食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着寒食节,即便用火也是避着人,倒不好给老宅送热乎食物。只将家里头做的寿司、卤肉、脍鱼,送了一些给老宅。
如今大颂朝对寒食节并不像前朝管制那么严格,城中因着寒食节一些居民藏在卧室中取火而引起火灾,所以并不明令禁止用明火做饭食。
只是在邻里、乡下却是看重这个节日,若是风调雨顺也就罢了,若是因为天气原因而减产或是受灾,那在寒食节用了火的人,就会受不住邻里的指责而搬离这个村落或居所。
雪莲一家人趁着寒食节祭祀、踏青,将半月之约提前几日,七天假,扫墓后,一家人带了所有丫鬟,陆成一家,陈家、娄家,一同去后山踏青,钓鱼、摘花、斗百草、荡秋千、放风筝、挖野菜。
雪莲也趁机查看酿制竹筒酒的竹林,有没有让酒给醉倒了。
竹筒酒的酿制一直没有停歇,在陆成和三哥以及最终留下的二十个壮丁的配合下,在没有酒液的时候先将适合酿制的竹子做出记号,接着就是钻眼。
在竹子空腔的最上头钻好眼,使竹子恢复几天,再注入酒液,这样更利于竹子生长。
因着酿制竹筒酒的竹子都做了记号,所以很好分辨,雪莲围着竹林走了一圈,没有枯萎叶黄的,就证明没有影响竹子的生长。
看着生长茂盛的竹林,雪莲心内充满了希望,对售卖竹筒酒的热忱,使她心生美丽的憧憬。
有姜员外做后盾,从提供低度酒水到蒸馏酒,前前后后已经酿制了八百多棵竹子,自然雪莲并不会吃白食,这酒水的费用可从如意楼年底的分红中出。
一棵竹子酿制七个月的时间保守估计能出三斤酒,一棵竹子三个竹腔价值300贯,初步核算竹筒酒能卖上二十多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