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只是短暂的接触,但雪莲对这个任管事已是七分的满意,不卑不亢,不奉承不讨好,言语间透露出来的是实在本分,剩余三分,还需要在相处中加满。
这一路上春意盎然,虽杂草丛生的时节,但从庄子上到竹林的山路都已被修整,铺上了青石板。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忙碌的工人们开荒耕地,修整地垄,移栽花木,担水浇地。
庄子里屋舍的建设还在继续,除留了些壮丁帮着做些力气活,男人们在山间忙碌着,妇人、老人和半大小子在庄子上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妇人们采桑养蚕,积麻纺线,厨房里帮厨,收拾房舍。
老人们都是庄户出身,各有各的手艺,竹篾编织、雕刻木器等,会哪样,做哪样。
半大小子就给大人们跑个腿,传个话,递个工具。
因着山谷里需要另建义塾,孩子们暂且放养些时日,只每日要识五个大字,也不强求他们做工,只别惹祸。
七十多人的山庄里,有老人九人,孩童六人,半大小子七人,有夫妻二十一对,光棍汉十多人。
雪莲听着任管事的汇报,突来灵感,可以让百花庄园的老丈们用藤条和竹篾条编织装鸭蛋的杯托。
杯托与鸭蛋打包出售,这样腌制好的鸭蛋可生卖也可熟卖,送礼或是走亲访友带上几提,看着也雅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雪莲心想为了山庄的稳定,,还要从牙行买了年龄相当的女工与光棍汉配对才行。
西塘的工人们也要细细调查了家庭情况,年龄相当的,先内部消化,消化不了的再买了人来。
要想让工人们安心的工作,首要就是婚配。
只有家庭幸福,吃饱穿暖,孩子们有书读,未来有工可上,方能安定。
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罗致远,他痛快的应了下来。
罗致远可指望着远洋时,多带些稀奇的物件出去卖个好价,多赚银钱,回来才能多下聘礼,给老子娘赚脸面。
罗致远向着雪莲应承道:“二娘子放心,西塘那里除了园林,其他各处再有两三天也就大功告成。耕种有王庄头带着几个好把式,家禽养殖有陈、娄两位老丈,家畜有耿师傅,各组人马分工明确。陆成很是肯学,不懂就问,差就差在识字少点,这些日子我听说晚间正跟着陆二郎识字!真真是用功的一等人,二娘没选错人。”
微风扑面带来了花香,也带来了青草的味道,耳畔是林间小鸟轻脆的叫声,雪莲此时心内很是熨贴。
罗致远的一席话让她心内欢喜,她赚钱的大本营马上就要竣工了。
雪莲此时最想感谢的就是姜二老爷,有他的鼎力相助,才有了西塘的今天,那一万五千多只鸭子可是今后赚钱的根本。
化妆品生意的红火因为出奇制胜,加上有姜侍郎、姜员外的助力,才会有数以万计的盈利。
除了口红和香水,其他产品不会太久,就能被聪慧的能工巧匠们解密。
不过雪莲不会愁,因为那时她已经有了资本累积,届时开动脑筋,百花齐放,在大颂朝如此宽松的营商环境下,总有法子赚钱。
雪莲如今的愿望就是将慈幼院开办起来,收养和赡养更多被遗弃的幼儿和孤寡老人,让他们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一如孔子《礼记·礼运篇》所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而雪莲抱负远大,不仅如此还想做的更多,她希望这些人能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雪莲怀有希望,就是眼前的景色也变得更加美好,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
再看眼前任家玉儿蹦蹦哒哒,比六岁的承恩更像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