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玩偶

徐景湛同四哥、五哥住在外院的厢房,外院原就院落大,房间多,书房、会客厅、宴息,花厅、偏厅、客房样样齐备,且有新装修的洗漱间,分干湿两用,一间专门用于洗漱、洗澡,一间是安装了卫具的卫生间。

每个院落还专设一个公共卫生间,供来客使用,安装了手动式冲水马桶,干净又卫生。

姜清时夫妻住在内院正房,爹娘来了,自是将东边的内室让与二位老人。

只是被姜徐氏拒绝了:“咱们只是来住上几日,知晓你们孝顺讲规矩,我和你爹心里头明白,也不必叨扰着换来换去,我和你爹住厢房就成”。

最后雪莲祖父祖母安置在东厢,拨了两个丫鬟侍候,姜宝珍身边也派了小厮,跑腿办事。

忠勇王妃是被安置在秋水楼,她带了徐清婉选了二楼西厢房。并且身边只接了两个管事嬷嬷,四个大丫鬟,其余人留在清河县。徐景湛留了奶兄和两个小厮,两个护卫。

小主,

承恩仍旧跟了雪莲住,梁司空、蒋珊瑶二人住了外院客房。

雪莲这里外间有香兰、香娜、吉祥、如意四人轮换着守夜,房内白日里兰心、菊心、香兰和香娜轮值,晚上由小丫鬟值夜。

当晚大开宴席,徐、姜两家以世交论,只男女分桌而坐,热热闹闹摆了两大桌,又在东西偏厅各摆一桌,一桌是店铺掌柜,一桌是得脸的管事们就座。

如今秋水楼的分工为单妈妈统管内院,易嬷嬷单管秋水楼,单老爹仍旧管着外院,荣葆协助,单武和姜正,雪莲另有安排。

正是用人之际,这二人年轻肯干又肯学,雪莲想将姜正派回去,让他跟着老姜管家和罗致远多学多看。

单武在临安的地头,三教九流都能吃得透,便让他掌管着临安的信息网。让罗致远派了师傅指导,替雪莲也打造一支“信鸽”传递组。

一场宴席吃得兴高采烈,自在的相处使人愉悦,忠勇王妃和清婉高兴,徐景湛就高兴。

他提前吩咐管事,搜集南来北往的食材、水果,如流水般的往秋水楼内送。什么牛肉、鹿肉,鲍鱼、海参,鱼翅、花胶……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幸好宅子里有冰窑,拒绝又拒绝不了,雪莲爹娘瞅空向女儿讨主意。

雪莲说道:“爹爹和娘亲,不用烦恼,那些食材只管留下,剩余的可给下人们改善伙食,再分出一些送去花田作坊给院里的女孩们加加营养,不浪费就成。爹娘也莫要觉得却之不恭,受之有愧,这人情咱家还得了。”

夜幕降临,下人们早早点起了灯笼,沉寂了个把月的宅子,此时莺歌燕语,灯火通明。

饭后众人自成几个团体,姜清时陪着爹娘在前院厢房闲话家常。

四哥、五哥陪着堂叔姜清晖、耿大郎等人在大书房,同徐景湛讨论着一路上见到的文人雅事或是引个题几人辩上一辩。

忠勇王妃和雪莲娘亲换了家常衣服,在秋水楼宴客厅,研究着沿途所见夫人娘子们的穿着打扮,时而在书案上描描画画。

小娘子们洗漱妥当,在雪莲房内的宽榻上滚做一团,七嘴八舌如同三千只鸭子跑过。

碧桐如今将完全融入到雪莲家中,店铺里学的稳稳当当,招待各府的小娘子们妙语连珠,为人幽默有趣,不捧高踩底,也不阿谀奉承。

她头几年在耳濡目染中,也学了不少风月场上的应对之法,只是被姐姐保护的好,没沾染风尘气,却又因为这些经历,让她与平常的小娘子有许多的不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余碧桐虽一直生活在姐姐的羽翼之下,但该见到的和不该看到的,也都七七八八知道了许多,经历就是一本成长的教科书。

当晚,碧桐住在暖阁中,迎春安置在碧纱橱,只留一个小丫鬟在罗汉榻上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