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寒衣节

在雪莲治下的庄子、作坊、铺子充满了正能量,所有人都对姜家三房充满了感激,对雪莲这位小娘子佩服的五体投地,且个个忠心耿耿。

雪莲如今得到的种种,都是有所为才有所得,大长公主给予她的一切,不光是是因为雪莲治愈了大长公主失眠的症状,更多的是她的善举,她的奉献,她的纯真和美好。

经过各府的努力,到了十月初一这一日,一共做得六千多个炊饼,两千多个馒头,炊饼上点上牡丹等花卉图样的红点,喜庆又好看。

当黎明的曙光将大地映照的一片朦胧,道路旁的树木被秋风吹的飒飒作响,这些丝毫影响不了众人的热忱,亲朋好友齐上阵派出得力的管事、护卫和小厮帮着在灵隐寺前张罗布施诸事。

雪莲在这一日还准备了粗棉布和细棉布,布施给穷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缝制棉衣,进入十月天气已转冷,在冰河纪即便是如今温暖如春的杭州,冬天也会冻死人。

布施棉衣并不是来者不拒,棉衣不是当场发放,需要领用人到登记处登记户籍和姓名、身高、体重,选中花色,也备了专人量体。

登记表一式两份,盖上“霓裳羽衣”的印章,持有人需要带这张登记表和居住地里正提供的贫困证明,到临安城内和城外的“霓裳羽衣”排号等候考察小组实地考察后,再就近找三户乡里证明按手印,防止里正不严格持章,最后登记人方能在“霓裳羽衣”量身定做棉衣棉裤。

雪莲还特地交待考察小组,对于确实因病困难的百姓为其请医送药,优先安排家中无业的儿郎和小娘子到铺子里打短工,若考察通过人品能力出众的可签约重点培养。

这样能防止有人居心不良浑水摸鱼,也能杜绝心术不正之人的趁火打劫,尽可能的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当日普济圣僧亲自招待了大长公主、邓太夫人和姜徐氏等女眷,这在临安城是众信徒至高无上的荣誉。

说是招待也无非是露个脸,由知客奉上茶点,与众人颔首致意,话都没一句便起身离开,只是在座的每位都送了一份由他亲自画的的平安符。

就这也是临安独一份,因众人知晓,普济圣僧从不招待女眷,平日大家得到的灵隐寺的符咒,都是由普通僧人所画,能得到普济圣僧亲手所画的平安符,难得可贵。

但普济圣僧今日却破了例,单独迎了姜员外、姜清时和雪莲进了他的僧房,亲手为雪莲点茶,姜员外与姜清时只是陪衬,若只见雪莲,那就会惹来非议,但若是陪着父辈访谒,不明就里的人便挑不出毛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端坐在蒲团上的一老一少没有交流,普济将建安兔毫盏放在容器中烫热后点茶,一手执盏,一手执茶筅,不断拂动茶盏中的茶汤,那茶汤时而似高山时而似山林,时而似汹涌海浪,又似雄鹰展翅,最终归于平静。

杯边不留水痕,茶汤呈白色,其余三人目不转睛,欣喜的望着圣僧行云流水的动作。

待茶成普济分出四杯茶,示意雪莲自行取用,雪莲先端了一杯奉于普济圣僧,又分别端给了二伯和爹爹。

剩下一杯,她端起来轻抿一口,好在圣僧没放盐和乱七八糟佐料,只取茶之清香。

喝了茶,普济只说了一句“不失本心”,送了一块他亲手刻的羊脂玉质地的平安无事牌给雪莲后便送客出。

雪莲有备而来,九窨一提的茉莉花茶二斤,红茶、黑茶、松罗茶各十斤,为普济圣僧量身定做的佛衣一件,为家中诸人在灵隐寺各点一盏长明灯,捐灯油千缗,为灵隐寺大雄宝殿的佛祖重塑金身。

由此姜家三房所做的善事经灵隐寺高僧们传颂开来,加上布施的这番操作在穷人当中得到极好的口碑,更是为清河姜家赢得美誉。

得了实惠的百姓奔走相告,口口相传,许多有德行的商贾富户勋贵也愿意拿出钱财资助贫困之家,比如澡王余家和吴家,染布大户郑家,刘家香药,漆器王家、邓家,长公主府、护国公府、荣国府、钱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