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左丞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
雪莲等人到得洛阳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众人都穿上了夹棉的衣服。
且行李中还带了夹棉、全棉、大毛的披风和裘皮大衣,又有秘密武器羽绒夹袄和护膝,这个冬天不怕冷。
而远在上京禁中的大娘娘和官家,此时端坐在慈宁殿里母慈子孝,不光对清河姜家的善举交口称赞,更是对惠及民众的蜂窝煤给予极高的肯定。
官家更是一脸神秘的告诉杨太后:“母后可知,这蜂窝炉也是德善县主所创,交给姜尚书进献国家。”
官家更是将雪莲的造化,从落水后得到佛祖的点醒和授业,从松花蛋到慈善基金都细说家常般,讲给大娘娘听,其中自然有姜尚书的添枝加叶,这加工后的民间故事深得她的喜爱。
只见大娘娘杨太后雍容华贵的面容难得露出笑脸说道:“积善之家该得奖赏,吾也凑个热闹,捐上一万贯用于资助临安府贫困之家的学子入学,也为大颂朝的社稷使一分力。既然此举也是德善县主所为,如此大义,该当表率,让学士院拟诏,赐她七尾凤钗,七等翟衣,持郡主仪仗。”
官家赵昺笑着回道:“那儿臣也凑个热闹,委派七品‘检校门合’为德善县主衙署官员,退回姑母分与德善县主的食邑,另补一千五百课户与德善县主,以奖赏她为国分忧,赐清河姜氏忠孝节义牌坊,由工部择吉日修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娘娘点点头说道:“年前德善县主一家子该进京谢恩了吧,德善县主的大爹爹尚是白身,念他抚育后人有功封个从七品朝散郎的闲职,官家觉得可行?”
官家回道:“谨遵大娘娘懿旨。”
杨太后犹显不足又接着吩咐道:“让尚衣局替德善县主准备公服、私服各六套,首饰六套,赐四架马车。让检校官即日走马上任打理德善县主府诸事,内里摆件家具一应物品从吾私库挑选。官家也该表示一番,头两次赏赐太过潦草,吾听说东京城内德善县主府还是佑安转送的?”
官家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后,点了点头。
大娘娘笑着拿手点了点官家接着说道:“让内侍殿头选些新进没有牵扯的女使、黄门将礼仪规章调教一番,送到德善县主府。吾下了恩旨让你珍珠姑姑务必进京过节,若不如此,她一准推脱。官家,你啊,该替你姑母在京里头筹建大长公主府了,虽她再三拒绝,只想偏居一隅,但你却应该将应尽之事做全。若没有你姑丈的呕心沥血,哪有你锦绣河山。虽有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大相公的鼎力相助,但离不开谢驸马的游说才纠集多方势力汇集,助你平安度险,保我大颂。”
官家忙起身说道:“是,儿臣铭记在心,善待忠诚之士,奖赏有功之臣,莫不敢忘。儿臣回头安排福都知,将赐予东京城内德善县主府财物的特旨整理出来,交由合同凭由司,安排掌御库之司尽快取出。建大长公主府一事由后省北司都知郑守忠督办,儿臣的私库也尽着姑姑和德善挑选,不敢藏私。”
大娘娘笑着点点头说道:“当是如此。”
大娘娘杨太后从官家满十五之后,便撤帘还政,只安居慈宁殿,颂经拜佛,养花逗猫逗鸟,她亲养的儿女如今只活一位晋国公主。
因着大娘娘的厚爱,官家的仁义,雪莲这一房身价倍增,又因着大长公主的关系,雪莲的身份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如今虽不是郡主,却等同郡主的仪仗,甚至实惠比之更高。
大颂朝开国皇帝心怀仁义,又因着战争皇室伤亡惨重,对于存活的公主们很是大方,皇家郡主食邑最高五百户。
当朝有三位长公主是信安长公主、晋国长公主和贞静长公主,一个占长,一个占了名分是太后亲女,一个是官家亲姐,食邑也只有八百户,另肇庆长公主食邑六百户。
就是忠勇王府,虽护主有功,但一门两郡王才使得徐清婉暂被封为县主,有五百户的食邑,若平常的县主只有二百户的食邑。
旅途中由易嬷嬷教授姐妹二人宫廷礼仪,要诀就是一个慢字,腰背要挺直,讲话时除了上位者,眼神要正视对方,少说多看,举手投足大方得体,谦卑要有度,对着贵人即要恭敬又要不卑不亢,保持微笑,俗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但笑也是矜持的笑,行走间不能左顾右盼,要低头敛目。
一个也是教,“搂草打兔子”易嬷嬷不只教迎春姐妹,承恩、清姐、荷心等人也一同跟着学习宫里头的礼仪规章,尤其是一些忌讳的字眼和动作,都要谨记在心,不能犯了忌讳。
清婉在旁帮着纠正众人的动作,顺便也重温了各项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