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聘为老师的人,也不白使唤,在原有的月银基础上,另付薪酬,按课时计算,每课时一百文至二百文不等,按出勤率、授课水平定,月底结清。
于嬷嬷等人充满干劲,每日日出前到西塘授课,酉时正回清河县城打理宅院诸项杂事。
乡君府已培养出内外管事,且主子不归府,也无甚大事,于嬷嬷只需指点一二,每日轻闲的很。
银珠、宝珠和小?子肩负着府里头教化的责任,源源不断培养着后备人才。
而正式的县主府也正在建设中,这由朝廷的工部、户部和清河县衙负责,雪莲不缺宅子,也不关心何时竣工。
“游园社”仿照现代旅行社的模式和配备,十人成团,上不封顶,按价位分为不同的接待规格,田园风可住在桃花村里,原罗致远的宅子,那里已经被征用。
如今的造化,两家自是不会安居于村,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能够利用起来,老姜管家也乐见其成,他与老婆子都住在西塘。
亲兄弟明算账,雪莲也并不白用,他们住在西塘吃的穿的用的,一应准备齐全,且这个生意也让罗致远占一成利,给迎春单独一成利作为日后的嫁妆。
老姜管家作为西塘总管事,也是拿丰厚的月银和奖金,福利更是优厚,对于所有的管事,雪莲给予的待遇和福利都是有目共睹的从优。
也因为如此,来一个留一个,甚至是一双、一大家子。
即便有不安分的,也接触不到中心技术,时间长了管事们发现了自是会汇报给掌柜和总管,这样的人慢慢地就会被清除,绝不姑息。
因着洛阳的气候适宜花卉的生长,雪莲打算在此大规模建造种植棚。
雪莲为了洛阳的各项建设,此行更是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和器具,种蚓、种蛋、豆腐渣、蚯蚓土、菌丝、肥鸭、鱼苗、蒸馏器、银制的炒茶锅……
又因为清河县盐价低于其他地域,明里暗里采购了许多的精盐、细盐和粗盐。
囤积的目的不为倒卖,这点蝇头小利且被国家严令禁止的生意,雪莲不会去做,得不偿失,但有渠道购进低价盐的机会,却是不会放过,雪莲来自现代不会教条,偶尔也会打打擦边球。
小主,
大颂朝在总结前朝盐法的基础上,针对本朝食盐征税和专卖榷禁制定了更为完善制度。
以盐引法为主,交引为辅,让利于民,彻底取缔官买民盐再卖给商人的中介环节,直接征收井户和盐商的税钱。
由朝廷在各地建盐仓,各府城的提举茶盐司平衡掌控盐价,价高时从盐仓内调取储备盐平价出售给平民百姓。
除了盐,尚有其他物资比如粮、煤炭、油等生活物资朝廷都会有应急措施和储备,以保证百姓的安居乐业。
且如今西塘有码头装卸货物方便,往来也便利,每两日往返一次,有特殊需要会临时安排航次,船只也增加到六艘,专门负责运输货物,从西塘到清河、临安、洛阳,有直达有经转,视货物装载情况。
从清河县装载作坊里的货物和各类物资或是半成品运往临安和洛阳两地沿途的府城,再从这些城市采购生活物资有差价的商品运回。
西塘统计和运输的工作由常青负责,临安由单武负责,洛阳是姜正负责,途经城市都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常青还要负责休宁、祁门往来运送物资和货物,有老姜管家带着他,成长很迅速。
而常青的哥哥嫂子们也通过了考察,已经不再负责余诗诗那几十亩地的花生种植。
与雪莲等人一趟船,从永济渠驶往涿郡负责妙峰山下花生的种植,那里可是上万亩的土地,为榨油事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