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小六郎因着从小在桃花村生活与三房的感情更为亲厚,也让自家阿娘为他单独备上一份礼,有玩具、吃食和文房四宝。
而西园的各项事务自然是陆成一家占主导,由陆成带着常八等几个徒弟处理府外各处生意,陆成家的带着大丫鬟们接手杂务,荷心、菊心、兰心清点库存,竹心陪着雪莲,负责分派任务,其他生活琐事自有女使们负责。
雪莲率先召见了连氏姐弟和宋氏母女,几人坐在暖阁里,除了连科,其他人等都是头次相见。
宋氏生着一张四方脸,身材高挑,长相清秀气质婉约,梳着包髻发插梳,穿着浅石青色暗花厚棉布制成的新衫,浅赭白花的罗裙。
因过的凄苦,额间川字纹和眼角几道深深的鱼尾纹,让人看了心生怜惜。
女儿巧姐长相随母,乖巧可人,穿一身水绿色比甲,梳着双丫髻,头上戴一朵银镶珠花,花心是绿豆大小的珍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连枝二八年华,柳眉杏眼鹅蛋脸,挽着小流云髻,头插银质的累丝牡丹华胜,耳戴牡丹花样的耳铛,气质温婉,娇小玲珑。
脱去素缎的棉披风,内穿浅紫色的长襦,彩绘的内衫衣领是深烟色绫牡丹海棠花,着洒金双凤穿牡丹裙面,连氏两兄弟外穿鸦青色棉袍,彬彬有礼的模样。
雪莲询问了近况,留下他们整理出来的收购画作的清单和京里头的花边新闻后,将厨房准备的点心装在彩锦如意六角盒内让他们带走。
又因临近年关,雪莲念连氏姐弟无父无母,提前让人备了衣裳鞋袜、尺头和带来的腊肉、腊肠、腊鸡、腊鸭,又另送了几篓木炭,几袋米面杂粮,装了小半车,并让他们到府里过年。
连氏姐弟心内感激不尽,宋氏母女更是心生欢喜,众人皆将一颗真心交给主子,用心打理书画斋。
连氏姐弟如今效力的书画斋位于马行街与东华门大街交接处,离着潘楼不远,对面就是秦家瓦子、中瓦子,直行向西即到宫城的东华门,离着如今的德善县主府只需沿着马行街向北行出了封丘门就是再次繁盛的西园。
书画斋所在的地角虽没有马行正街上的生意火爆,但胜在位置好,且在此间铺子临近还开了间小酒馆,卖各式果酒,不与白矾楼抢酒水生意,却将竹筒酒的名声打响。
以小酌微醺的灵魂酒馆为主题,在此间可以畅所欲言,在此间可以放下一切伪装吐露心意,没有陪酒的姑娘,只有下酒的小菜花生米、肚肺肝头肉、豆腐干、鹌鹑蛋、油炸小河虾咸栗子、猪皮冻……。
小酒馆的设立初衷为的是宣传酒水的新品,同时也为高度酒打开市场,却不曾想这种新颖的形式得到东京城内老少爷们的欢迎。
三两好友相约,坐在酒馆内,要几道下酒菜,再一人来二两白酒或是三两果酒,说说话,谈谈生意经,再吹吹牛皮,好不惬意。
而竹筒酒虽不能与汴京排名第一白矾楼的娇白酒比量,却能比口感,比疗效。
白矾楼作为开封最大的酒楼,酒曲业务才是其主营项目,一年卖出的酒曲因着开平盛世已增至八万斤。
宋人酿的多为低度酒,用的曲量在百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六十到一百斤酒,才用一斤酒曲。八万斤酒曲,即便是按着六十斤酒用一斤酒曲计算,也能出近五百万斤的酒水。
而如意楼的自酿酒不同于当下的低度酒,而是以中高度酒为主,也不与白矾楼抢生意,主要用于如意楼的销售和运往北方城市及出口贸易。
如今的如意楼虽然仍旧不能与白矾楼媲美,但也能名列前茅,皆因今年的新菜和调味品的加入,再加上十月底推出的竹筒酒和果酒,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重中之重的新春宴会,更是如意楼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