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西园水榭

姜家二房在马行街和州桥夜市有十多处商铺,一大家子如今住的仅是四进的宅子。

说是四进,大小不次于五进的布局,放宽了院落的距离,院落间遍植松桧梧竹,以小桥流水相连,一院一景,简洁明了,但人行其中,如同在画间。

与西园的精致不同,更加充满了田园气息,但又比普通的宅院显得多一些诗情画意。

二房的财富积累跟人脉分不开,而雪莲的崛起也离不开二房的资源,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她如今的成就。

众人到了开封的如意楼,下了马车的雪莲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她心里想的是,如意楼已是如此金碧辉煌,那排名第一的白矾楼又得是如何繁华,越是不得见,越是好奇。

姜芳苓来到这里犹如打开时空门,相隔千年的繁花似锦、活色生香立现眼前让她感叹万分。

包间内以李成的山水画为装饰,餐桌上摆放着银质的餐具,靠墙边案几上的梅瓶中,插着几支色如蜜蜡散发着清芬的素心梅,花香中混着水汽,晶莹剔透,素黄洁盈。

靠窗的墙壁上仿真浮雕出,带着碧树冠叶盛开的粉白荼蘼花,显得幽雅清新。

开封的如意楼最大的特色是可以品尝到应季果蔬、南北美食、异邦佳肴,且根据南北口味少做改良,这样既能吃到异地的美味,又不会觉得过辣过咸或是过淡。

品尝美食,雪莲不会忘记清平县主和湛郡王,两家交好,这二人已与迎春兄弟姐妹相处的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且迎春姐妹心思单纯,四哥、五哥淑人君子,与之相处轻松自在。

这在无形当中,也使徐景湛不沾人的毛病有所改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着顽童的人数多,如意楼的管事留了最大的包间,可摆五席,宽敞的空间内如今只摆了两桌,闲置出的地方摆上玩乐用具,能吃能玩。

孩童的人数虽多,但个个彬彬有礼,不会大声喧哗和疯闹。

一桌以三哥为首,带着承恩、清姐、郭家兄妹等人,一桌以迎春为首,徐景湛兄妹加上雪莲兄妹。

雪莲有心的在邻近的雅间另开一席,由荷心和竹心带着她手下得脸又得力的丫鬟们与清平县主的丫鬟一处吃用。

果木炭火烤制的烤鸭一桌两只,配上荷叶饼和空心芝麻烧饼,再加上葱段、甜面酱、蒜泥等佐料,配以黄瓜条和青萝卜条,清口解腻。

全京城如今属如意楼的烤鸭最是肥美,且皮酥肉嫩,肥而不腻。

自经推出风靡全城,就是禁中也会每日要采买二三十只。

上京从达官贵人到平常百姓,皆以禁中诸人的喜好为一时风尚而争相效仿。

如意楼的烤鸭原就风味独特,那红汤老卤更是地道,因此“如意烤鸭”在京城才会被疯狂追捧。

如意楼的烤鸭趁热上席,当客片下,以108片柳叶片为宜。

一鸭多吃,片过的鸭骨架加上白菜或冬瓜熬汤,更别具风味。

而烤后的凉鸭,连骨剁成鸭块,再浇全味汁,作凉菜上席。色呈枣红,油润发亮,皮脆肉嫩。

因近年关,如意楼在烤鸭的加成下,更是宾客满朋,虽然雪舞苍穹,交通不畅,也阻挡不了馋嘴的孩童。

席间也没有食不言的讲究,雪莲吃了半饱后,向徐景湛重点详解了种植油菜的好处,与各种作物轮作换茬,间作套种,以及开春后大面积种植油菜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