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雪莲救助、收养和安置的家庭,以及孩子们更是幸福指数倍增。
这些人平和阳光,心内对馈赠之人充满了感恩戴德。
这一年是个温暖年,只是可怜了远洋贸易的商船队伍,此时地的罗致远还在航行的途中,为了今后的幸福日子,付出体力和脑力。
当日船队由泉州港启航,通广州,过万里石塘,经交趾,顺风航行22日到达占城。
停靠在交州港休整三日,补充饮用水、干粮和肉食。
这三天罗致远马不停蹄的忙碌着,大肆采购粮食和当地特产,讨价还价,搜寻各类农作物和植被的种子,联系老顾客寻找稳妥茶叶的经销商,谈好了合作方式 ,强龙不压地头蛇,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打点到。
好在小姜大爷给力,早在远洋贸易途经的城市有了稳固的关系。
加上小姜大爷手中持有大颂朝官府颁发的通关文书,以及各类特产,自然办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
占城同样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粮食大丰收,也使得三日后两条返航的船只满载而归,船上不仅有粮食、香料、宝石和药材,作为中国与海外诸国贸易的中转站,除了本国的土产,且云集了周边各国的特产象牙、沉香、蓬莱香、珠、贝纱、木棉、吉贝布、白乳香、附子沉香、笺香、南木、黄熟香、暂速细香、粗熟香、黄蜡、翠毛、笃耨脑、笃耨瓢、番油、姜皮、金颜香、苏木、生丝、绵布等物。
更装载着各种丰产的家禽家畜和各种写了说明的种子、根茎等。不仅如此,还带回瓷器、松花蛋和茶叶的订单。
而小姜大爷带领的船队会继续前行,下一站是苏门答腊,仍旧停泊三日后,前往古里,这一次停足五日,精简船队,将货物集中到留下的二十多条抗风最强的船只上,直达非洲的木骨都束,最后一站将是阿拉伯半岛,不管此行是否寻到辣椒、玉米、红薯和马铃薯,那船队都以阿拉伯半岛麦加为终点站卸下货物。
此行将经过内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阿拉伯湾、波斯湾、亚丁湾、红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在麦加会留下精挑细选的五十人在此驻扎,这些人想要有番作为,年纪都在二十左右,尚未成家的年轻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罗致远的带领下将麦加作为中转站,建立起一处集仓储和销售为一体的批发市场。
因着泉州的海运经济发达,使得多国使臣来此到访,再加上泉州的文化氛围极为宽和具有包容度,于是外来的宗教信仰得以在这里生根发芽,而代表了伊斯兰教韵味的的清真寺别具特色的建造风格和宗教文化气息在泉州也是特别所在。
从唐朝迄始,阿拉伯的商人来到了东土,在这里繁衍生息,习惯了这片神州大地,也将信奉的主在此安营扎寨,他们相信主永远与穆斯林同在主宰一切。
尖顶如塔,闪闪发光的琉璃瓦,矗立在东方的“邦克楼”每日五次,付出召唤声:“真主至大!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快礼拜啊!”
安拉的信徒们把仁慈、公正、诚实和自我克制的精神,传递人世间。 ,
拥有挺拔的鼻梁、深邃的眼眸和微卷头发的阿拉伯商人在定居泉州,繁衍子嗣。
若只看他们头上佩戴的头饰、发髻上装饰的花朵,已经区别不出他们来自遥远的国度。
虽然他们的生活习惯受教规的约束,但受宋朝文化的影响也渐渐开化,只女眷们仍以面纱缚面,却不似本土那般着黑色长袍,面纱也不是只留两个窟窿看路,向着美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