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书都50多岁的人了,这会儿却又哭又嚎的,嚎的元凰没法子,只能答应了他。
“不过我希望刘尚书能记住,这件事是皇家作坊主导,你只是去帮忙的,不要分不清主次。”
“……老臣记住了!”
于是这件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刘尚书也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总而言之,他就是跟定公主殿下了!这可是能名垂青史的大事儿,只要他能把这两样东西给鼓捣出来,史书之上必定会记他一笔!可惜他现在年纪大了,若是再年轻个20岁,一定废寝忘食!但是现在也可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这把老骨头,尚且能发挥几年余热呢!
总而言之刘尚书一头扎进了这件事中,至于外界的那些纷纷扰扰,他一律都不在乎。那些个凡夫俗子怎么能了解他的雄心壮志?
不过刘尚书的主动投诚,倒是让元凰在朝中孤立无援的状态有了些许改变,就算是那些不想听一个女人指挥的官员,此刻也得思忖思忖,为什么身为六部尚书之一的刘尚夫竟然会主动投诚?这里面一定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然后他们再怎么想也想不到原来刘尚书那老匹夫竟然参与到了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件足以影响天下读书人格局的大事中去!而这件事儿他竟然连半个字儿都没有透露出来,大家还是不是同朝为官几十年的好友了?
刘尚书表示,不,我们并不是好友。我们只是普普通通同朝为官的关系,没什么特殊的情感!这种能够名留青史的大事儿,他为什么要说给别人听?更何况你们大家不是很反感辅国公主当政嘛?这件由辅国公主主导的事情跟你们有什么关系?
总而言之,当元凰印好了大批量的四书五经,准备投放给全国各地的时候才简单跟朝中各位辅政大臣说了一句。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直接让整个朝堂炸了!
礼部官员更甚。
户部尚书直接把自己的胡子都拽掉了好几根,不由的大声开口。
“殿下!殿下此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实在有先见之明,老臣之前从未想过这印刷术还能改良!此举是整个天下文人士子的福分,我大钦,过个三年五载又能多出来一大批士子!”
“是啊,殿下此举实在是给我们宗室长脸!”
“全天下的文人士子都将大肆夸赞殿下!”
“殿下实在是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