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看中了镇子上余秀才家里的女儿。
余家不仅出秀才,还有一间成衣铺子,算是小有资产吧,两家又有交情,再加上大伯人长得也白净帅气,于是余爹就同意了。
可没曾想余家女不喜欢大伯。说是总觉得白应文老实白净的外表下透着一股子戾气,所以不太同意。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岂能违抗?于是就想着多要彩礼,让白家知难而退。
岂料白家老爷子就看中余家女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着能让长子风风光光的娶亲,还真就同意了。
那时几乎用了家里的大半家产给长子娶妻。
婚后不想白应文却当真是个人面兽心欺软怕硬的人。
他见余家女性子软弱,就总是拿她出气,甚至怀孕期间也不消停,余家女怀着孕得不到照顾,又要挨打挨骂,忍气吞声,最后郁结于心,生孩子时难产,导致母子双双毙命。
从此余家也和白家结下了仇。
可日子还要照过不是,于是白起良又拿出半份家产给长子续弦,也就是现在的大儿媳刘氏。
这刘氏当初看中白家条件好,而白老大虽说续弦,人却也长的好看,于是就假借各种名头与白家老大相识并暗通曲款,又闹得人尽皆知,没办法,白家只好同意。
为什么这么勉强呢,因为这刘氏长的实在是……又矮又胖又丑。
长的不尽如意也就算了,偏偏性子还又奸又滑,这也就算了,偏偏家里还是老赖。
只这些就把白家老爹气的生了场大病,后来只对大儿子说了一句:“你是真不挑啊!”也就不再管了。
再后来赶上灾年,再加上家里被大儿子娶妻败掉家产,一下子从富户变成困难户。于是过不下去了就逃荒到了这个柳家村。
过来之后,家里人多,开的荒地还少,就把排行在二的女儿白芬,给嫁出去了,因着二女儿小时候有过小儿麻痹症,所以腿脚不太利索,但胜在人勤快,嫁的是隔壁村子崔大福,大龄老青年。
三女儿白菁嫁的有点远,是在府城附近,听说家里条件不错。不过她一般不回来,原主没什么印象。
四儿子白应发是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整天打扮的溜光水滑的,仗着读了几年书,小活嫌累,大活找不着,不过架不住人长得高大俊郎。当初逃荒来刚一年就被村长大女儿柳氏看中,连聘礼都没要倒贴嫁进来了,而且盖新房的银子还是原主爹的。
老儿子,就是原主的爹——白应博。
白应博是个内敛的人,胜在纯善又勤快,经常在农闲时到外面做零工,成亲前也存了些私房钱,但就因性子善良,钱都被二哥忽悠去盖房子了。容貌遗传了白家人,长的十分英俊,又高大壮实。皮肤偏黑,也许是常年劳作的原因吧。
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家里条件差了就落下了。
白应博的妻子苏莞慧也就是苏氏,是一个温婉恬静的人,面容白净,端的是慈眉善目。不过可能是常年劳作的原因,脸上和手上都多了些风残的痕迹,倒是无端的让人心生惋惜。
不过也正是因为长的好,村子里的妇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