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雪灾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以及湖南等地。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明代宗朱祁钰在位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中国自北到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的大雪,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续一个月下雪,灾情严重。例如,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导致大量人畜冻死;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也有大量人畜冻死。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华东地区雪下得最大,江河冰合,鸟兽冻死,冻毙村民。南方的大湖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变成了“超级溜冰场”,其中太湖冰合,行人可以在冰上往来十余日;洞庭湖冰河,人骑可行。
这次雪灾估计不止这边受灾,应该有很多地方也受了灾。
林夕语把这个说法和郭柏瑞他们一说。
郭柏瑞面露难色道:“要那么久啊,那岂不是要供粮食和蜂窝煤到那个时候,粮食还可以,但蜂窝煤可就不够了。”
林夕语:“只要不再下雪,就可以派人去边境拉”。那边境估计也要拉粮食过去,毕竟那边也冷。
虽然,她回来的时候已经放满仓粮食了,要是雪灾持续那么久的话,必须要去补仓才行。
上官明德要忙起来了。
让各封疆大使统计好受灾地区,他要去慰问受灾地区。
有些封疆大使做得紧急措施不错,就是缺少粮食和保暖的东西。
上官明德找到林夕语,借粮,借物,除扶姚省外都由朝廷出钱赈灾。
林夕语觉得反正她要去边境农场的,可以考察一下受灾省份的情况,看看灾后重建怎么进行,加上她的物资要先供给扶姚然后是邻省,这消耗可不小。
所以,她只能从系统商城买粮食,买棉衣、棉被之类的物品,她要给几十个农场做补给呢!
天气寒冷出门就是遭罪,现在直接给500文一天,之前高产作物推广给300文一天,已经是很高了,500文一天也有很多人想去。
林夕语不想带太多人去,一是怕有危险自己顾及来不来那么多人,二是自己要用系统商城做弊的,带太多人不方便。
蓝容其看跟着去的人有500文一天,她也要跟着去。虽然,农场也有活干,但她力气大容易弄坏东西,管事赵铁柱都不敢安排她做事。
而且,她吃得多消化快,农场商店的东西又多又好吃,她得挣银子去。
林夕语实在拧不过她,让她跟着她必须听话。
蓝容其猛的点头。
云望悠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