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前走了一步,眼神紧紧盯着丰总,给对方施加压力,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试图突破丰总的心理防线。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仿佛在告诉丰总,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丰总沉默片刻,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用手擦了擦额头,终于叹了口气:
“好吧,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些事,但你们得保证不把我牵扯进去。我也是被他们逼的,有些事我也是身不由己……一开始,我只是想做点生意,赚点钱,没想到被他们一步步拉进了这个深渊。”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像是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随后缓缓坐下,开始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挤出来的。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解脱,仿佛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
与此同时,余琴语和何婵娟坐在一家弥漫着咖啡香气的咖啡馆里,周遭的一切都沉浸在慵懒惬意的氛围之中。
木质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桌上的咖啡杯还冒着袅袅热气,邻桌的人们轻声谈笑着,分享着生活里的琐碎日常,时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
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温柔地给孩子喂着蛋糕,孩子嘴角沾到奶油的可爱模样,引得周围人会心一笑;不远处,几个上班族趁着午休时间,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轻松地讨论着周末的出游计划,脸上洋溢着对闲暇时光的期待。
然而,余琴语和何婵娟却仿佛与这温馨美好的场景隔绝开来,置身于另一个充满紧张与焦虑的世界。
余琴语的手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翻找着那些许久未联系的人脉,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何婵娟则紧紧握着手中的文件,纸张被她攥得微微发皱,她时不时抬头望向窗外,像是在期盼着能有什么转机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联系上可靠的媒体,她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打了无数个电话,发送了数不清的消息,却屡屡碰壁,被一次次拒绝,希望一次次落空。
每一次被拒绝,她们的心情都会沉入谷底,但她们始终没有放弃。
但她们没有放弃,凭借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不断挖掘着各种潜在的关系。
终于,在一个朋友的朋友的牵线搭桥下,她们联系上了一位资深记者。
当记者走进咖啡馆的那一刻,余琴语和何婵娟几乎是同时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记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中透着职业的敏锐与犀利,他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一身简约而得体的着装,尽显干练。
他礼貌地与余琴语和何婵娟打过招呼后,便在她们对面坐下。
余琴语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急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何婵娟则在一旁不时补充着关键细节,说到激动处,她的声音微微颤抖:
“记者同志,我们真的希望您能帮助我们,章天他是被冤枉的,背后的势力太强大了,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真相可能永远都无法大白于天下。”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恳求,希望记者能成为他们的救星。
记者听完她们的讲述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身子微微前倾,说道:
“这确实是个大新闻,如果你们说的都是真的,我一定会深入调查,将真相公之于众。不过,你们得把所有细节都跟我讲清楚,证据也得尽可能提供全面。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成为关键,我要确保这篇报道无懈可击。比如,关于尚月和王越域之间具体的利益往来,有没有相关的文件或者证人可以证实?还有,章天被拘禁的具体过程,当时都有哪些人在场?”
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显示出他的专业和严谨。
余琴语和何婵娟对视一眼,连忙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文件和资料,一一摆放在桌上。
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们三人围绕着案件的细节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记者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舞动,记录下每一个关键信息,遇到疑问之处,便会停下来,向余琴语和何婵娟追问。
“你们提到的那份可能存在的关键合同,有没有办法找到它的下落?这对整个事件的定性非常重要。”
记者一边记录,一边抬起头问道。
何婵娟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
“我记得章天之前提过,那份合同可能在尚月的一个秘密保险柜里,但具体位置我们还不清楚。”
记者微微颔首,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重重落下,笔尖摩挲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一行工整有力的字迹迅速显现。
紧接着,他上身前倾,目光如炬,抛出了新问题:
“关于证人,除了你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在尚月日常运作里,那些频繁接触核心事务的中层员工,会不会也有人知晓内情?他们长期身处其中,或许能提供一些被忽略的关键细节,诸如某些异常的业务决策、隐秘的资金流向,又或是一些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会议内容。”
记者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在余琴语和何婵娟脸上来回扫视,不放过她们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仿佛期望从她们的反应中挖掘出更多潜藏的线索。
余琴语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她的眉头轻皱,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思索,像是在脑海中快速检索着记忆深处的信息。
片刻后,她眼前一亮,说道:
“我想起章天之前和我提过,尚月公司有个负责财务对接的中层主管,每次涉及到一些敏感项目的资金往来时,他的行踪就变得很神秘,而且听说他最近有移民的打算。这会不会和我们要查的事情有关联?”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又有着对这个线索的满满期待。
何婵娟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捕捉到猎物的猎手,急忙接过话茬:
“对,我也有印象!好像叫李铭,之前在一次商务酒会上,我看到他和王越域有过私下交谈,当时他们的表情很严肃,交谈结束后,李铭的脸色非常难看,匆匆就离开了。”
她一边激动地说着,一边用双手比划着当时的场景,试图让画面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记者听闻,手上的笔快速舞动,将这些关键信息密密麻麻地记录在本子上,随后急切追问道:
“那你们有没有办法联系到这个李铭?他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能说服他站出来,我们就又多了一份有力的证据。”
他的笔尖在纸上飞速摩挲,沙沙作响,记录下关键信息,神情专注而急切,仿佛已经看到了揭开真相的曙光。
余琴语和何婵娟对视一眼,脸上同时闪过一丝为难之色。
余琴语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沮丧:
“我们和他没有直接的联系方式,之前都是通过章天和他有过间接的接触,现在章天被拘禁,想要联系上他恐怕不容易。”
她轻轻咬着下唇,眼神中满是忧虑,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记者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看着她们,沉稳地说:
“这样,我通过我的人脉关系,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联系方式。你们也再仔细想想,之前章天和他交流时,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哪怕是一个模糊的地点、一次偶然提及的习惯,都可能成为我们找到他的关键。”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给两人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传递着一种信念:
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随后,记者又抛出一系列问题,从尚月公司的组织架构,到曾经参与的一些重大项目细节,事无巨细。
在咖啡馆温暖的灯光下,这场讨论持续了许久,随着交流的深入,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逐渐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呈现出来,而真相,似乎也在这一次次的追问与解答中,离他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