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接过折子,仔细的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点头,显然非常认可,能够调动这么多兵马,还不为粮草担心,由不得他不高兴。
“此策甚善,朕心甚慰”,崇祯看完之后金口开启,声震殿堂。
周延儒趋前,拜倒奏道:“陛下圣鉴,此皆仰仗陛下洪福,臣等不过略尽绵力,只为荡平保宁府逆贼,保我大明西南安稳”。
崇祯轻抬龙手,示意平身,继而问梁廷栋:“梁卿,永宁及贵州之兵留守防范奢安叛匪,此安排是否稳妥?兵力分配可有精细筹谋?”。
梁廷栋垂首恭答:“陛下,臣已悉心规划,依地势与贼情布防,永宁之兵扼守要冲,贵州之师机动策应,彼此呼应,可保无虞”。
“抽调一批军队没有问题,且臣等亦会密切关注保宁府战局,若需驰援,可即刻调遣”。
崇祯微微颔首:“奢安二贼狡诈多端,切不可掉以轻心”。
旋即,崇祯目光投向洪承畴:“洪卿,保宁府战事,你观我大军胜算几何?”。
洪承畴深施一礼:“陛下,我大军士气高昂,且有此周密部署,胜算颇大”。
“况江南十万之众可资调用,精锐亦有三万,又有福建水军应援,水陆并进,定能克敌制胜”。
“然保宁府地势复杂,贼寇或负隅顽抗,臣等仍需谨慎应对,随机应变”。
崇祯双眸闪烁锐光:“朕许卿等便宜行事之权,但莫要忘了,此乃国之大事,干系大明根基”。
“朕在京城拭目以待,盼卿等凯旋,若有差池,国法森严,绝不宽贷!”。
三人闻言,伏地叩首,齐声道:“臣等必效死力,不辱使命,扬我大明天威!”。
此刻,殿内仿若凝聚着千钧之力,只待西南战鼓擂响,硝烟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