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手中现有的兵力若是过少,恐怕此番前去只会落得个大败而归的下场”。
周延儒微微皱起眉头,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啊!如今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国力艰难”。
“几十万大军每日所需粮草辎重消耗巨大,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说到这里,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洪承畴坐在一旁始终沉默不语,对于周延儒所言,他自是心知肚明。
这种情况下,若是兵马数量不足,这烫手山芋般的任务他是断断不会接手的。
毕竟谁都不愿意去做那种明知必死无疑还要硬着头皮往上冲的傻事。
梁廷栋见洪承畴毫无回应之意,便又低头暗自仔细琢磨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对着周延儒说道:“首辅大人,依下官之见,洪总督方才所说不无道理,如果出兵剿灭保宁府,若兵马太少,只怕难以成功”。
他身为堂堂兵部尚书,对于战事自然有着颇为深厚的了解和经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精心盘算之后,对于洪承畴所提出的参战人数表示较为认同。
倘若派出的人马过少,一旦遭遇战败之局,那后果必将不堪设想,届时所要承担的战败责任,绝非任何人所能轻易承受得起。
周延儒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然而,他同样面临着自身难以言说的苦衷。
众人皆眼巴巴地盯着保宁府这块肥肉,妄图从中分得一杯羹,但真到了需要他们有所付出之时,却一个个面露难色,百般推脱。
话虽说得漂亮动听,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这可是牵涉到数十万人参与的浩大战争,其中所需耗费的银两简直不计其数。
粗略估算下来,少说也得数百万两银子,甚至很有可能会高达上千万两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