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保宁府掌控四府一州之谋划正式拉开帷幕,无数人员于当日即刻出发,依既定目标奔赴各地。
四海客栈也全力运转,为离开的众人提供周全服务,而且还要抽调人手前往四府一州,筹建新的四海客栈。
幸好这些州府历经多年渗透,选址皆已确定,故而不会有太多的波折。
与此同时,四府一州之官员与豪绅仿若惊弓之鸟,纷纷举家逃亡。
他们拖家带口,于冰天雪地之中仓皇离去,一时间,官道之上几近堵塞。
汉中府情形尤为严峻,紧挨着保宁府之宁羌州率先有所动作。
宁羌州知州齐修民,年四十六,出身举人,已在宁羌州主政八载。
按常理,于原本历史之轨迹,他早应离任,但是因为保宁府之故,无人愿来接任此职,致使他滞留于此,未能挪动分毫。
到了如今,却也到了不得不走了,再不走他的性命堪忧。
他在宁羌州多年,初到时曾受下属官员蒙蔽,待他洞悉一切后,便大肆敛财,所积之银不下二三十万两。
此刻,齐修民身着从五品官服,立于宁羌城外,数十名衙役簇拥身旁。严寒刺骨,令他满心不悦。
“宁羌卫之人究竟何为?怎地至今尚未到来?”,齐修民怒声喝问,声若洪钟,响彻四周。
一旁师爷赶忙拱手作揖,恭敬回道:“应是将至,大人且耐些性子,城中招募之三千余人,实无甚战力,宁羌卫之军伍不可或缺”。
“哼!”,齐修民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同属大明卫所,与保宁卫相较,实乃天壤之别”。
师爷闻声,悄然低头,心中暗自思忖:若宁羌卫如保宁卫那般,大人恐早已性命不保,焉能在此处肆意责骂?
不多一会儿,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如雷贯耳,一支千人有余之队伍,在数百骑兵护卫之下,缓缓映入眼帘。
一位年约五十的武将,于十余骑簇拥下,疾驰而来,老远便高声呼喊:“知州大人久候,末将姗姗来迟,万望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