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佩服这种人的气节,可从心里来说,他不敢苟同。
天下有能者居之,一味的力保昏君,只会消耗华夏的底蕴。
每一个时代的推进,都会带动华夏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必经之路。
何况,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到天下。
失去民心,想要以一己之力抗衡天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东汉已至末年,犹如垂垂老矣的老者,他们已至迟暮之年,浑身上下透露着腐朽的气息。
这种时代,没有任何活力可言,只能被时代所淘汰。
大汉已经烂到根上了,想要挽救大汉,唯有推倒重建。
虽然会有割肉之痛,却能从病根上,将其治疗好。
刘曜乃是后世之人,他崇信的是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所以,对于郑玄这种人,刘曜虽然佩服,可也不会将心神过多的放在这些人身上。
正在此时,刺史府一个下人飞速来到凉亭中:“老爷,圣旨到,房大人让小的请老爷回去接旨!”
“嗯?圣旨,本公知道了,老师,学生晚间设宴,届时请老师带着师弟前来参加,学生告退!”
刘曜先是一怔,其后对着司马徽躬身一礼。
“嗯,你去吧,晚间,为师在为你引荐一位大才!”
司马徽收起惆怅的思绪,对着刘曜点了点头,神秘道。
刘曜一怔,其后猜到司马徽说的乃是何人。
之前,他召唤到了庞籍,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太师。
当然, 这个庞太师可并非包公里面的庞太师。
庞太师在历史上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其人任职期间,出台了许多利民政策,并且接连提拔了司马光,狄青等人,为北宋抵御契丹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此人,刘曜自然极为欣喜。
毕竟,此刻他手下文官稀少,河套四郡之地的一应官员他都没有着落。
加上他打算找机会将朝廷安排过来的太守赶走,彻底将并州打造成铁桶,以此应对之后天下大乱之时。
而且,听司马徽的意思,这庞籍这一世植入的身份还不简单。
转念一想,姓庞,刘曜心下也有些猜测。
东汉末年,庞姓之人极少,出名之人,那便更少,最出名的莫过于鹿门山庞德公和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