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是春暖花开,他们来莲花村也有差不多小半年的光景了。明筝去行医,裴旭要么干零活,要么带着村里的那些小孩读书,或者学习一些防身的棍术、拳术。
附近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还都喜欢他,不仅是小孩子们,连村里的一些十几、二十几的少年青年也有人要找裴旭拜师,想要学习一些防身术。
起初裴旭并不愿意教,可是耐不住那些人天天磨,他被缠不过了,也只得教几招。
明筝行医回来,还没到自家门口,就听见了院子里传来了小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明筝心道家里什么时候开起了学堂,而且还是文武学校。
过了几日,里长来找裴旭商量。
“咱们村这些年也没出什么人才,听说隔壁村早些年还有考中秀才的,咱们村这些年还一个读书人都没出过。我和几个族长商量了一下,打算在村口建个学堂,然后聘请裴爷当夫子,教毛孩子们读书。只是束修方面可能给不了很好的,您觉得怎样?”
裴旭略一沉吟回答说:“可以,不过只怕我本人能力有限,教不了多少。”
“不用把他们教得个个都考秀才中状元。咱们庄稼人,也不指望他们能有多大出息,读几天书,能写自己的名字,简单的字认识几个,能简单地算账就够了。”
明筝在一旁听着,心道这个里长格局高,目光长远,她赶紧给裴旭使眼色,让他立刻答应下来。里长倒也没有为难裴旭,毕竟他们是外来者,里长倒也通情达理,后来道:“你们慢慢商量,有了准信后告诉我一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裴旭连声答应了。
等到里长一走,明筝就拉着裴旭道:“这里长不错啊,还想着后代教育,如此一来,莲花村将来富裕兴盛在望了。你也别愣着,该一口答应的。”
裴旭道:“我以为你会反对来着。”
“我为什么要反对,重视教育,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再说之前你也没问过我的意思,不也在家教那些小孩子们。现在里长既然有这个心将这些小孩子们聚集到一起学知识,这是顶好的事。”
“你没意见的话,我就应承下来。”
“对啊,咱们在莲花村住了这么久,也多亏村民们帮衬,总是将地里的东西送到家里来,米面咱家可从来没有缺过,蔬果之类的也大多都是新鲜的。我给他们治病,你教他们读书,也算是对他们的回报了。”
裴旭没有反对,这事就算是应承下来了。
那时候他想的是在这偏僻的山村里和明筝过一辈子的平淡日子,外面的那些纷争和他们没有关系了,只用当个平凡的普通百姓就好。
有了他的允准,村里的学堂就开建了。其实也没有重新修建,就将一个祠堂给收拾了出来,将一间还算宽阔明亮的屋子充做教室,然后添了些桌椅板凳。
里长让村里将没人看管的孩子们送到学堂来念书,当时里长给的规矩是束修各家根据情况看着给,然后裴旭作为夫子,就收到了这些孩子们送来的米面、鸡鸭鱼还有布头等等各种杂物。
裴旭也沉静下来,一心一意地教这些孩子启蒙读书,教孩子们学习自己的名字,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算术。
明筝倒是佩服他,以前只觉得他是一个赳赳武夫,有一腔热血,没想到他武能骑马打仗,文能提笔教书。对于这样文武双全的人她实在是佩服。
小孩子们也服从裴旭的管教。除了小孩子,也有大孩子。裴旭所教的那些人中年纪最小的四岁,最大的十七岁,十七岁那个已经成了家,自己想要上进,跟着一群小孩子们来读书,他也没觉得不好意思,而且学得极认真,进步非常的快。
这样安宁的日子又持续了差不多一年的样子。
这一年明年已经年满十八,在原文中宋明筝在十八岁生日后的第二天就病死在了俞家。从她被折磨到病死,宋家都没有露过面,死后连一具薄棺都没得到,俞太太厌恶她,被人用席子一裹然后就抬了出去,随便找个地方埋了。
作为虐文的女配,最终得到了这样一个凄惨的结局。明筝从穿越之初她就明白等待自己的命运是什么,所以才拼命地挣扎,现在总算和俞家、宋家,乃至于萧家都没任何的关系了。她和裴旭住到莲花村后,日子过得很朴实,也很少和外界来往。
两人谁都不和村里提过去的事,村民们有打听的,笑一笑就过去了。
刚开始住到这边来的时候,村中还有各种谣言猜测,久了之后,那些声音也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