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裴旭走后,全家上下都悬着心,无不盼望着他早点归来。
却说裴旭跟着薛沛一道去了九城兵马司。九城兵马司是个极重要的位置,是守护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兵马司的统领也是裴旭亲自委派的方延,是他信得过的部下。
裴旭和薛沛一出现,方延便知道事关重大他急着来见。
裴旭看了方延一眼,他说:“现在我手上能立马调动的兵力怕只有两三万人,听说对方也有这么多人。你手上可供调动的有多少?”
方延如实禀道:“禀摄政王,眼下小的能提供五万人马。”
裴旭说:“但也不能全部给我了,你这里是最后一道防线,尤为重要。前面废帝失败也是失败在这最后一道防线的。咱们也该吸取教训。你那五万人现在是全部的兵力,不能全部带走,给我一万吧。三四万人也足够用了。”
薛沛还有些迟疑,他问裴旭:“王爷,要不要咱们再从别处借调一点?兵力不够总感觉没什么底气。”
“有四万人已经很充沛了,再有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些年来比这更艰难的时候你也是知道的,不都应付过来了么。”
薛沛笑道:“倒也是,王爷您打仗的话,现在朝中无人能敌。”
方延听说裴旭只要一万人,他立马去调遣了一番,很快人马已经到位。
薛沛不建议裴旭跟着一道出城,他苦心建议道:“王爷现在身份地位不一样,就不劳您亲自出面了,要是出个什么闪失的话,不是就动了整个王朝的根基么。您最近也辛苦,这些事交给下面人去做就行。再说有老夫在,您总该放心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裴旭哪能真正地放心,他说:“我和楚镇川打了这么多年,是老对手了。他是个难缠的对象,诡计多端,不好应付。不清楚他特点的,只怕要吃亏。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活动的都不能拿下的话,这个江山也坐不稳。正好这几日休沐,趁机清理干净大家也好安心过年。”
薛沛又劝:“王爷,您不可能轻易冒险,贵体为重。”
裴旭说:“金亮还在养伤,而且有些靠不住。现在方统领守着最后一道防线不敢放松。其余的可用之才要么在外地驻守,要么年迈,可用的将帅本来就不多。我也并不来,还能上场杀敌,再有我亲自出面也能涨涨士气,咱们怕什么呢。我会做好万全的准备。薛先生,这次,你留下来,我上前面去。”
对于这样的安排薛沛怎么可能答应,他焦急道:“最该留下的人是王爷您,怎么成了老夫呢?”
“薛先生跟了我这么多年,我最信任的人就是先生您了。城中的防控还得拜托二位,同时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委派薛先生。”
薛沛也是年过五旬的人了,早些年跟着裴旭东奔西走,实在辛苦,更何况薛沛这两年也染病在身,裴旭不忍他再跟着奔波。
薛沛却不愿如此安排,他坚持说:“王爷都不顾自己的身份要亲自出征,我等自然也要誓死跟从,怎能躲起来?”
“不是躲起来,我不是说过么,还有更重要的事交给先生您,别人的话我还不见得放心。先生也不必多言,此事我已经安排决定好了。大家各司其职,听从指挥,不乱阵脚就行。咱们和乌夷人打的时候情况比现在还艰难好些倍,兵力不够,粮草也供应不上,咱们不也打了胜仗么。眼下的事在我看来也不算特别大的事,还请先生相信我。”
薛沛也只好听从了裴旭的安排。
裴旭将酝酿好的计划详细地与两人说了,两人都被他安排了极重要的任务。安排妥当后,他换了甲衣,接着去集结了要准备出城应敌的士兵们。
他站在高台上和下面的士兵们训话。
“大过年的也不让咱们消停,咱们也不是好惹的。不让咱消停,咱就端了他的老巢,彻底地消灭他们,杜绝将来死灰复燃。”
底下的士兵们都服裴旭,他一开口,下面一呼百应,见他要亲自领兵个个士气高涨。
接着裴旭便带了这匹人马前往雁来山了。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眼皮底下的这批作乱分子全部清扫干净。
大批人马从京城出发,到达雁来山也要两三日。
从天亮走到天晚,裴旭让大伙在坡上原地扎营,打算先歇一晚明一早接着上路。
安顿下来后,裴旭便带人先去巡了营,命人好生值守,不能让人有可乘之机。
巡视了一番,然后简单地做好了部署。接下来就该休息。昨晚他一宿未睡,白天又忙着各种安排,这时候身体已经是极困乏了。他沾床就睡,不一会儿鼾声就传了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跟前有小兵在唤他:“将军,将军,您快醒醒,敌人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