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他们家就有了十六亩地,杜青又花了自己工钱的一半,500文,从邻村招了一个长工。能给他们家下地干活,平日里还能给家里干一些粗活。
小主,
这样他们家地里的活,平日里就有人做了。农忙时,他回来一起干,再花钱雇一些人,收成播种什么的,都不成问题了。
王阿婆自己就负责带着三个小孙子就好。
而且十六亩地的粮食,他们自己家根本吃不完,等收下来新粮,交了税。留下自家吃的,多余的都可以卖到粮站了,这又是一笔银子。
杜青在杜氏酒楼每天都是包吃包住的,所以他每个月还能存下来半两银子左右,这样不出两年,就能攒钱再娶个媳妇儿了。
他们家的日子,眼看着也起来了。
王阿婆如今也不是村里有名的抠门阿婆了,村里的小孩偶尔和她小孙子一起回家来玩,她还能笑呵呵地给人家一把炒豆子,当零嘴吃。
一家人现在,大人小孩都是整日里,将浅笑挂在了脸上。
……
杜家人回村里来,杜星剑又中了武状元,千水村的人别提多高兴了。
只是这一次,杜家人没有再在村里,办一次流水席了。杜老二和族老们商议,准备先将祠堂盖起来。
之后,村里人再一起,吃顿杀猪宴庆祝。
村里人觉得,这样极好。
如今不缺钱,村里公帐上趴着二百两银子呢。又找人算了算日子,也是巧了,九月二十四就是个宜动土的好日子。
所以千水村的人花了一日,去城里将砖瓦木材买齐。
第二日,全村都来了,老老少少的,全都出动盖祠堂。
有熟练的泥瓦工,自然就有一些小活,比如捡干草,递砖头,做饭,这些都是妇人、老人和小孩干的。
盖祠堂这样的大事,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尽自己的一份力。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五日,三间祠堂就盖好了。
千水村的人欢聚一堂。
杜老二自己花钱买了两头猪,就在祠堂的院子里,架起了好几口大铁锅。
他们一个村的人,一起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杀猪菜,别提多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