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皇榜上还说,要是家里没有条件或者嫌麻烦,也没有关系。朝廷已经派人专门去生豆芽了,不日,就会投放到菜市场,价格也很低廉。

这听完皇榜内容,百姓们奔走相告,都是十分欢喜。

这就意味着,年前,他们就能吃到反季节的蔬菜了!

“朝廷真好!”老百姓们感慨。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真好,陛下真英明!”

还有书生说:“太子殿下是真的贤德,据说这生豆芽是太子殿下提出的,太子殿下这般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真是个英明的储君啊!”

还有人知道的更多:“我听说啊,这豆芽菜原本是菱记火锅店先有的,后来太子殿下偶然见之,十分惊艳。又联想到我等百姓,亲去菱记火锅店花重金买下了此方子,免费传授给我们老百姓。”

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个书生,也踊跃发言:“兄台,你知道还是不够多,听说那菱记火锅店的小老板居然分文未取,免费将那独家的方子分享出来,说是就当是他们家做的一件善事。这菱记的老板,也是个大善人啊!”

“是啊,这独家的法子,向来就没有人家舍得分享出来。这菱记的老板可真是“吾辈楷模”!”

另外一个菱记火锅店的熟客,倒是笑了:“恐怕你们还不知道,这菱记的老板有多大的年纪吧?”

离他不远处的一个书生说:“多大年纪?难道才十七八岁?那更是吾辈楷模了,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心胸!”

那熟客微微一笑,多少有点神秘,还带着几分自己知道的多的骄傲感,当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非也,非也。那菱记火锅店的老板,没有十七八岁,甚至连十岁都没有!”

“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外如是。

可是许多人一副完全不相信的样子:“兄台,你莫不是在胡说?”

一个白面书生说:“是啊,那菱记火锅店我也去过,店里生意那真是客似云来,异常火爆啊。我们上次去,不了解情况,也没有提前预约,去的时候还是饭点,在外面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有桌位。”

那白面书生,越说越觉得刚刚那个人说的荒谬,“就凭菱记火锅店有如此好的生意,就不可能是一位年轻的公子独自经营出来的,后面肯定有家族长辈在掌着舵。你说菱记老板还未满十岁,那更是无稽之谈!”

倒是那个熟客,即使面对很多人的反对,也面不改色。他甚至还能有心思想:难道这就是掌握了别人没有掌握的真相,所带来的隐秘感吗?好爽,怎么办!

他咳了两下,清了清嗓子,说了最后一段话:“我说的没有半句虚言,而且菱记的老板,不但未满十岁,还是个姑娘,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天纵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