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春耕良种

可是一时半刻,就是大司农也没有研制出高产的粮种。

而杜幼菱想起了她空间里的高产粮种,于是就想先种了出来,等种了出来之后让景元帝亲自看看。

眼见为实,亩产几百斤,景元帝一看这么高的亩量,肯定很快就会推广到全国各地的。

到时候,很多个像青阳府城一样的百姓,都不会再饿肚子了,成为灾民了。

亩产大幅度增加,老百姓手里就有余粮,就能存起来了。

再有个不是那么风调雨顺的时节,就有个缓冲了。不至于因为一次的天气原因,就再次全境成灾、无粮可吃了。

杜老二对于闺女说,要亲自回千水村种高产粮食,十分开心地跟着闺女一起回来了。李月娘自然也跟上。

杜老二和李月娘夫妻俩都知道闺女的神奇之处,对闺女能拿出高产的良种,一点也不吃惊,带着无比期待的心情一起回千水村耕种。

杜老二和李月娘夫妻俩从柳树村走出来,当时也都是田地里种庄稼的。良种的意义,对于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处。

夫妻俩听菱宝的意思,这良种种出来,亩产好的话可以翻个两三倍不成问题。这简直不能想象啊!

两三倍,是什么概念,原本一家人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正好够吃的,两三倍,一下子就让家里多出来了一两倍的粮食。这些粮食无论是自家储存,还是卖粮,对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啊!

到时候能多养活大历朝多少人?!杜老二和李月娘想想都十分激动。

杜家人回到千水村,自然又受到村里人的热烈欢迎。

如今杜家的水果罐头工坊,水果园,养猪场,让千水村的家家户户都有地方工作,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甚至是小孩子都可以去杜家的私山去帮忙放羊。

可以说如今千水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那都不比住在京城里的普通人家差,个个也都是小富之家了。

房子,家家户户都变成了青砖大瓦。吃的穿的不说华丽,但是舒适的棉衣那是人人都有的,手里还揣着余钱。

无论是送孙子去上学还是给儿子娶媳妇儿,哪样都不缺。就是有些个老人生病了,去药铺里买药那是一点也不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