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幼菱这个人做事也不扭捏,如果遇到与他家有交情的,或者是实在给钱给的多的,她自会让人去修路。
当然这个就不在那10个施工队之内了,还有其他的施工队,而那些走了后门的人家自然也不会大声出去嚷嚷。
所以一时之间,京城的大户人家倒是一股脑的攀比起来了,盯着京中各家有头有脸的人家,看看谁家大门前的土路或者是青砖路,有没有换成光滑洁白的水泥路。
杜幼菱的腰包自是也跟着鼓起来了,而且她也按照一开始的想法,将其中5成的利,给了景元帝,上交到户部。
如此一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光是卖出的水泥钱,居然已经有百万两之数了。完全已经够了军队前期所需。
而京中的道路,也已经焕然一新,处处都是水泥路,四通八达,光洁如新。
京中道路,无论刮风下雨,再无泥泞。
又过了一个月,北疆。
杜鸿羽已经到了北疆,见到了镇国大将军谢世忠。
等杜鸿羽表明了来意,并且给老将军演示,他们带过来的一块水泥板,等杜鸿羽反应回来,居然发现老将军已是眼角湿润。
“谢老将军,您这是?”
“杜大人有所不知,在这北疆,不管是修筑城墙还是百姓们建筑房屋,都需要用到糯米佐以粘性,否则这寒冷的地界,建筑是不能坚持久的。
只是北疆的兵和北疆的百姓,年年都要提防蛮族狼子野心,此处蛮荒,土地又贫瘠,百姓们的日子都过的很是艰苦。
甚至有些贫苦人家,用不起糯米盖房,冬天就住在十分简陋的地窝子,逼仄狭小。甚至都直不起腰,只能晚上有个地方睡觉。
我也是有心无力啊,我能守北疆的土地,却不能让北疆的百姓们富足起来,可是我从杜大人带来的水泥之中,又看到了希望。
有了这水泥,以后百姓们就可以也不必用糯米来修建房屋了。有了这联通京都和北疆的这条“天路”,我相信不久之后,北疆也许会繁华起来。”
杜鸿羽听到老将军这一番肺腑之言,也十分动容:“会的,老将军所期盼之事,一定会有来到的那一天的。”
两人感慨完,坐在一起喝了两口热茶,之后谢老将军离开杜鸿羽的营帐。
倒是让人意外的,不到一刻钟,谢老将军的孙子,谢小将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