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糖加工坊

用稻草覆盖在种苗上方,以减少热量散失和保持土壤湿度。

等待种苗发芽并长出一定数量的真叶(如五六片真叶),才可以移栽到田地。

现在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池雨微的心中怀揣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新计划,脚步轻快地找到了农场长汪保国。

“场长,我有一个新计划。”

“哦?池同志有什么好想法?快说来听听。”

“场长,咱们农场今年是否考虑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您还记得去年咱们用甘蔗制作的红糖吗?那味道香甜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而且,红糖的市场价值可比甘蔗本身要高得多。”

汪保国的思绪被池雨微的话带回到去年那个收获的季节。

当时农场收下来的甘蔗,大部分都被卖掉了,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用于制作红糖。

那红糖的甜度、口感,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当初因为甘蔗的剩余量不多,他还曾后悔把那么多的甘蔗提前卖出去了。

毕竟,甘蔗才卖多少一斤,而红糖的市场价格可是比甘蔗高出许多倍。

“是啊,你说得对。”汪保国感慨地点点头,“多亏了池同志,才有制作红糖这个增收的好办法。

去年咱们农场制作的红糖,因为甘蔗的原因,数量不多。最近一直忙着挖水渠的事情,都差点把甘蔗的事情给忘了。今年咱们农场确实应该多种些甘蔗,多出些红糖,这样既能增加农场的收入,又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香甜的红糖。”

汪保国话锋一转,诚恳地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池同志,这红糖制作技术毕竟源自于你。咱们农场也不能总是让人无私奉献,理应给予相应回报。之后我找其他人商量一下,看看出多少钱合适购买这项技术。”

池雨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原本就没打算借此技术谋取私利,但汪场长的真诚与重视让她很是欣慰。

上辈子,这种普通的红糖制作方法在网络上俯拾皆是,并不算什么特殊技术。

“场长,您真是太客气了。”池雨微微笑着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些谦逊,“其实这红糖熬制技术不算复杂,能为农场带来收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报酬,我没有要求,多少都行。”

汪保国望着池雨微那真诚而不慕名利的脸,心中更加钦佩这种同志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