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顾卿也不指望他们两个,吃得多,力气比三壮都不如,让他们两人扛,明天可能还回不到营地呢。
徐家村的乡亲们也好奇地问:“福兴娘,麻袋装的是什么?”好大的两个麻袋,难为福兴娘能扛下来。
程顾卿瓮声瓮气地说:“里面装了柿子,俺不和你们说了,先扛回去。”
众人听到是柿子,一片失望,山边也有柿子摘啊,走入山里,摘的还是柿子,真没趣。
明珠和徐老三也一阵失望,到处都是柿子,吃得不想吃了。阿娘摘得还是柿子,虽然比没的好,但也不好奇了。
明珠跟着程顾卿的背后说:“阿娘,咱们村摘了好些柿子呢,村长叫晒干,留着以后吃。不,要是到了吉庆府,有人要,就留着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村长吩咐村民,把树上红彤彤的柿子全摘下来,吃不完,就晒干。
要是别人买,俺们就卖。渡河花费太多了,不搞些铜板回来,是不行的。
徐老三也跟上来,不过他比明珠好一点,起码背了半麻袋柿子跟着,急忙地说:“阿娘,山里是不是还有很多柿子,村长说了,要是时间充足,摘完外面的,就进里面摘。
你扛了两麻袋回来,回去村长肯定叫我们进去摘的了。”
自从花了巨资渡河,村长看谁都不顺眼,只有能赚铜板的汉子稍微让他看两眼。
徐老三这种码头嫌弃的人,村长更不想看一眼。
不用他们两个人说,程顾卿也知道村长的心在流血。
村里就1000多两的村资,花了1000多两,剩下几百两。
整个村熬过这个冬季,谈何容易,村长恨不得让徐家村的每一个人动起来,出去找钱,找钱,找钱。
之前渡河交了500两押金,徐秀才和码头的管事结算,结果费用高达1200两,原因是徐家村的牲畜、行李、推车太多了,不仅重,还占地方。
徐秀才仔细核对对方的计算方式,发现没问题,捂着心口,忍着不舍,把剩下的700两交出去了。
至于客户曹家,姚家等,根据他们的行李人员分摊下去,收回来的仅仅200两。
哎,谁叫徐家村人多物多,费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