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待漏院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和凝为人素来被人所称道,他的人缘、名声在朝野中向来极好。

这年代相互间称人表字,乃是亲近尊敬之意。对于长者,称字再加个公,或加上官职古称,亲近之外再加上尊重。直接称人姓名,是极其无礼并表示挑衅或蔑视,那就是彼此间有所嫌隙了。当然有些场合无论是谁,也可称他人全名,那就是像朝堂和官衙军帐举行正式会议的这类极正式的场合。

郭威虽是四品朝官,武将出身,但给人印象是一向的有勇有谋,文武双全;而且他身材高大,相貌俊逸,英武不凡,虽是行伍出身,可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却彬彬有礼,颇有儒将之风,所以在这些宰相心目中很有好感,当然这与他是皇帝心腹也有很大关系,而且他的品级也已经到了朝廷高层。看似四品官好像是九品中正制的中层,但一二品向不轻授,三品四品已经可以拜相,现在的几位宰相在拜相前,其官职有的就是六部中的侍郎,也就是说如果皇帝想让郭威当宰相,也是可以的,郭威已经有了这个资格,只是他的资历威望还稍嫌不足。

此时郭威和声细语地向那内侍说道:“既然陛下有旨,那本官这就去!”说着又极其郑重的向待漏院内众臣团团行了个礼辞别,方转身出门,朝崇元殿方向走去。

那内侍应诚见正主都传到了,也松了一口气,更不敢留在这里,也赶紧的跟在后面。他可是生怕刘知远再将怒火朝他烧来,他虽说是皇帝近侍,可在这些朝廷重臣面前,真的如蝼蚁一般。

大唐中后期的内侍宦官所具有的那种纵横朝堂、睥睨天下、甚至可随意立废皇帝的权势威风,经后梁朱温将宦官一通好杀整治之后,几十年来再没有重现过。之后的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明白,内侍宦官近在肘腋,若赋予其重大权柄,则极有可能会成为祸及自己及子孙的腹心之患,一直都小心地提防着呢。只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这些帝王除了后来的郭威郭荣父子两代皇帝开始重用文士之外,其余的对宦官是既防备又重用,只是一直小心着不让他们掌握更大的权力。那朱温前脚杀宦官杀得他们心惊胆战,后脚自己又死在宦官李猪儿手里,也可谓是反差极大的讽刺了。之后的后唐庄宗李存勖直到现在的后晋皇帝石敬瑭,都是一个鸟样。

至于更奇葩的南汉,直接搞出了“若掌权柄,必先自宫”的把戏,直接把朝堂弄成了阄人作威作福之地,也不必多提。

待漏院内又安静下来,一时间几可落针可闻。但随后便被刘知远几乎肆无忌惮的笑声给打破。那刘知远浑然像没发生任何事一般,仍坐回去和武将们说笑;其他的大多数朝臣尤其是文官,哪能像他们这么心大,言语间小心翼翼的,拘束了许多,气势明显被这些武夫们压制。

冯道四下看了一眼,见待漏院内气氛有些微妙,瞥一眼和凝,便叹息一声,一撩官袍下摆摊,用力跺了跺右脚。

刘昫意会到冯道想要将文官们的气势稍做提升,不至于被武夫们压住,便抬高了声音问道:“长乐公可是感觉冷了么?今年这场雪不能再下了,不然又是一场灾难!”

赵莹点点头赞同,他是首相,更担心大雪成灾给京师及天下诸州县造成的诸多问题,不由得叹息一声:“唉!人都说瑞雪兆丰年,可这雪大了也兆灾年啊!”

和凝倒是另有发现,朝冯道脚上一眼瞅去,有些惊讶地悄悄伸出自己双脚,比对了下两人朝靴,看着冯道问道:“长乐公此履和下官同制,其价几何?”

今天是元日大朝会,众臣都换上了新衣新鞋,从头至脚俱是一身簇新,宰相们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为华美。冯道低头瞅瞅自己脚上,又看看对方脚上,原来双方脚上的朝靴一模一样,呵呵一笑,一抬左脚:“九百。”

和凝脾气有些急躁,一听便立马变了脸色,心头火起,一拍几案:“这些个混帐!”

旁边几位宰相都惊讶地看着他,刘昫皱眉问道:“成绩,为何发怒?”赵莹则微笑着屈指在案上轻轻点击着:“成绩,需知宰相肚子里能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