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难民围城

薛平平道:“他们早跑了啊!哪有那么傻的,不跑还等着咱们去抓他们?”见郭荣神情严肃地看了他一眼,便改口说道,“那……那好吧!”说罢便又掉转马头,朝来路疾驰。

一行少年人组成的马队,浩浩荡荡的在林间小径上轻跑快驰,个个骑术都很娴熟,并不会被横伸出来的枝枝丫丫给阻拦。他们很快便来到了薛平平先前与李丽姝、袁氏谈话之处,但此时除了些许痕迹之外,是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

郭荣带着人将周围搜索一遍,仍然未见有任何可疑之处,也未搜索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只得带着疑惑转回。

大家回到那小村庄里,天色已经不早,便用了些饮食,早早的洗漱了睡下。

此后他们便在这村里村外,或游玩或野炊,又玩了两天,方在第三天清晨,早早的便起程回城。

来时多少人,回去时仍然是多少人,除了郭荣等寥寥数人带着心事之外,其余的大多数人都可以说是尽兴而归!无论是坐在马车车厢里,还是骑着马的,都兴致勃勃地议论着,虽然是在路途中,但也显得很是喧闹。

一行十来家上百口人,二三十辆马车,几十匹良马骑士组成的队伍,走到这乡间土路上,倒也显得颇有气势。不久后便转上了官道,官道自然要比乡间土路要宽阔得多,但仍然是土路。这时官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各式车辆也多了起来。甚至其间还夹杂着不少逃难的流民难民。

薛平平不耐和一群女孩子再坐在一辆马车里,回程时也要了一匹马骑上,跟在郭荣身后。他骑在马上,看着路边的那些难民,心说这些人归哪里来的,怎么来时不曾看见一个,这回程倒遇到了这么多?

那些难民有时也会凑上他们这一行队伍,口中喊着老爷太太发个善心,给些吃的之类的哀求。郭荣也让人散了些干粮铜钱,但他们带的干粮铜钱并不多,没多长时间便散完了,眼见又有难民围上来,郭荣赶紧催促队伍加快速度。

他们速度一加快,便将那些难民摆脱。毕竟是几十辆马车,又有几十铁骑护送,马上骑士个个带着兵器,很明显是一队极不好惹的队伍。难民也是会看人的,便不再跟着他们。

队伍又行一程,眼看近午时分,远远的便望见了开封城的城门楼,郭荣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进了程,便不会再有任何危险了。虽然他们这些天里,也没遇到过什么危险,但那些先欲攻打村寨、后来莫名其妙退走,再之后又找上薛平平的白莲会之人,在他心里可是留下了阴影,始终觉得那早晚会成为一个诸方势力忌惮的教门。

小主,

郭荣正在思索着,突然见他们这支队伍停了下来,内心顿时便是一紧,叮嘱一声大家便停在自己现在位置不许乱动,便急忙策马朝前面赶去。薛平平眼睛眨了眨,也催马跟在后面。

郭荣策马来到最前面,却见那距护城河还有一里左右的官道上,密密麻麻拥挤着至少一两千衣衫褴褛的难民,这些难民拖家带口的将进城的道路给堵得严严实实,别说他们这车队马队,便是什么也没带的行人,步行也别想穿过其中进城。再往前看,距护城河更近的一些地方,还拥挤着更多的难民,那护城河外的野地里,更是成堆成片聚集在一块儿的难民,那可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

郭荣不禁暗自叹息一声,心头不禁涌上一个想法:难民围城!这可是石晋立国以来,头一次遇到如此这么诡异的事情!

郭荣心里转着各种念头,又仔细观察附近情况,见自己这边的队伍距那些难民还有三四十步的距离,中间还有一些别的车辆、行人、驴骡驮队之类的间隔着,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儿方觉稍微放下了点儿,但这些数以千计的难民堵在官道上,前边还有更多的难民散在周围,他们这些人若是不能尽快入城,那早晚都会出事。

郭荣正在紧张的思索着,薛平平在后面催马上前,凑近了悄声问道:“以前遇到过这样的事没有?官府是怎么处置的?”

郭荣答道:“以前虽然也有这样的事,但从来没有这么多的难民会来到这京师城外啊!官府……会筹集些钱财买些米粮施粥,这些难民有点吃的,便会散开。再聚在一处,便会遭到官兵驱赶,直到全部赶走。”

薛平平一听,便连连摇头,只觉这石晋政权在处置此类事件的水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只能排在倒数!只听郭荣喃喃自语道:“得赶快想个办法,不然……这么多人都被挡在这里,早晚会出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