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崇周等人也急忙上马,率先策马前行:“弟妹,为兄在前面带路。这里都是山路,有些危险,还要小心才是!”
清宁脸色仍然冷冷的,没有答话,待他们几人都驱马走出大院后,方才驭马跟上。
虽然山路并不狭窄,但高低起伏、曲曲折折却是常事。他们一行驱马而行,速度并不快,但也要比徒步行走要快得多了。
郭壹坐在清宁前面,被清宁一手搂在怀里,只觉万分别扭,又怕挡着清宁视线,只得佝偻着身子缩着脑袋。心说谁家这么大儿子还被老娘这般抱在怀里骑马啊?他这位老娘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前在家也没见她这么宠儿子啊?
在郭壹的期盼中,终于走完了这段山路。来到先前安排给他们的院落,众人在院门前下了马,便听到里面一片琅琅读书声。
清宁一怔,脚步停了下来,似乎 倾耳细听。郭壹想去跟李静姝报个信也跑不掉,因为清宁将他手紧紧牵着呢!他只能悄悄观察清宁的脸色,见她冰冷的面容似乎稍微温和了一点,眨了眨眼睛心想……莫非这位老娘被这读书声打动了?扭头瞅了瞅孟崇周等人,见他们正要进门,便朝他们微微摇头。孟崇周等人随即便停下脚步,站在后面,也凝神细听。
清宁听了一会儿,转头问道:“这就是翠姐儿在教的孩子?”
郭壹见她面色虽然不变,但语气却没先前收拾他时那么严厉了,连忙点头:“是啊!我编了教材,让她在这里教。”也做出一副倾听的模样,听了一下,便笑着说道,“不想她会做的这么好,听这读书声便能听出,极有成效!”
清宁没理会他的赞扬,牵着他手便朝里面走。听那琅琅诵读声是从正中大房子里传出的,便直接朝那边走去。
这大房子敞开大门,虽有几扇窗户,但都开的很高,也都比较小,这是山区房屋的特点。想从窗户看里面情况是不现实的,只能从敞开的房门往里看。
这幢大房子确实大,此时从敞开的房门可以看出,里面密密麻麻坐着年龄从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男孩儿女孩儿,不过是分开坐的。此时都瞪大了眼睛朝正前方看着,跟着诵读。诵读的是名垂千古的启蒙读物《千字文》,此时正读到“……金生丽水、玉出昆岗……”又听读到“……鸣凤在竹,白驹食扬。化被草木,赖及万方。”便停下了。
小主,
接着便听李静姝那清亮娇媚的声音说道:“好,今天咱们又多学了四句十六字,也就是咱们最后读到的四句十六个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这十六字的含意,然后再教大家来写!”
清宁站在外面默默细听着里面李静姝那充满着自信和干劲的声音,心里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出声询问。听了一会儿,转头朝院落中打量一下,见院子正中也摆着大平石和小石凳,便拉着郭壹走过去坐了下来。
孟崇周等人又互视一眼,也走过来,隔了几个石凳坐下。
清宁并没有理睬孟崇周等人,看着郭壹问道:“翠姐儿就教教《千字文》?”见郭壹点头,又鄙夷地说道,“《千字文》是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