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爬山、攀岩、骑术训练、游泳潜水甚至滑雪,以及其它战术动作。
之后又将已经准备好的新武器,单发栓动步枪——就是打一发子弹需要拉一下枪栓的那种步枪,而不是应付太原留守府的那种火绳式原始火枪,每两人发了一支。然后每人每天开始训练适应这种步枪的作战技能。另外让工坊做了许多手榴弹的练习弹,每人每天不但多了个投弹练习,更多的时间也要去练习步枪射击技能。
而郭壹也挑选了其中文化技能最高的四十来人,来做这支新型轻步兵的火力支援分队——炮兵分队的组成。这时候让工匠做出来的火炮,即不是交给太原留守府的那种傻大黑粗的原始火炮,也不是郭壹最开始给义军制作出来的那种原始火箭弹、原始小炮,而是与现代军队中所使用的小型迫击炮已无二致的八二迫击炮了。
虽然这些枪炮已与现代军队最初所使用的那些枪炮无异了,但还是有些内在的差别的,那就是现代军队所使用的枪炮其所使用的装药全是化学类工业产品,而他这些枪炮则使用的是极限压榨类黑火药,其威力自然是比不上现代的军工制造。这也是在现在的条件下,郭壹所能想到、而且能很方便的制作出来的。用化学类军工制成品,则要复杂得多,而且也没那些条件和设备。当然如果义军在太行山北麓的工业基地建成,那就有可能开始制作一些新式发射药、爆破药了。
小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枪炮射击、投弹以及相关的战术训练,郭壹又带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弹打靶,进而开始实兵实弹演习。若是在郭壹原来的那个世界中,军队的训练根本没有这么高的强度,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这样训练强度,其适应性极其可怕,或许是长时间的天下大乱,让所有人的韧性与接受能力都极其强悍。更不要说郭壹不但重视他们的训练,也更加重视他们的生活。一日三餐就让才来的的这些新兵觉得不可思议了,而且每顿饭都能吃饱,还时不时的能吃到肉食,给他们改善一下生活,这就更让这些新兵觉得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毕竟他们以前便是在家里也都是一天两餐,干稀各一顿,不到过年基本是吃不到肉的。
更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这支小部队和相隔不远的新军,那种真正的一家人的氛围。哪怕是在训练中反应迟钝了一些,也只是听到几句教官的喝斥,而没有打骂。训练中不小心受到轻伤了,还能在挂着“医务室”牌子内的干净房间内,让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给涂抹药水、上药包扎。这时候那些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们,也有些害羞得或是低着头听从,或是时不时的偷眼瞥一眼。他们这种姿态,倒经常把那些女孩子给逗笑了。
还有那位据说是他们最高长官的郭壹,一直在和他们一样的训练,而许多文化课也是他在主讲。他讲的那些课,让这些三观开始形成的青少年们,觉得即有趣又有道理,好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让他们开始认同这些道理,开始思考一些以前熟视无睹的非常不合理不公平的事情,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应该打破……应该……重新建立一个没有人欺压人,更加公平公正的世道……
因此郭壹更加忙碌,每天根本就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好在已经把闹钟做了出来,可以比较精确的用以作息,而他因为长期的职业军人的生涯,对于军队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更是已经形成了心理烙印,此时处于这种状态下,不但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反而更让他有些亢奋起来,每天早上一醒来,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忙碌的各种事务中去,李静姝等人想劝也没有机会。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多月,这支队伍也逐渐成型,但兵力总数也由三百来人,减少到了二百来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适应郭壹所规定的严苛训练而被淘汰的人达到了三分之一。这还是因为这些青少年都是严格挑选出来的军事尖子,不然那淘汰人数还会更多。而淘汰下来的也并不是因为懒惰等主观因素,都是体能稍差,但郭壹也并没有他们真的像先前说的那样,全部扔给新军,而是把他们编成另外一个小队,每天由老兵带着,继续进行补充训练,争取让他们早日过关,能达到标准更好,达不到也只有真的淘汰了。而这一百来人也都憋了一口气,非常认真的训练着,甚至起得更早,睡得更晚的加练,其艰苦程度让郭壹也有些惊愕,但听了几位老兵的解释后,也能理解了。
因为这些淘汰下来的,有一些是从这边的新军中选来的,还有更多的是从义军那边选来的,原本都有些骄傲的,可是在此地还没训练多长时间,他们便掉了队,这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不过好在并没有真的抛弃他们,还给了他们一个补救的机会,这机会让他们珍视,便加了倍的努力训练。
因为各种训练已经成为这支小部队的常态,郭壹便轻松了一些。而此时孟崇周也再次过来,告诉郭壹,在太行山北麓那边新发现的铁矿附近,义军投入极大精力新建的一个比新南寨还有大的新型基地,已经成型,而铁矿也开始开采。
郭壹闻听极为高兴,便跟孟崇周等人商量一番,开始将新南寨这边的各种力量以及设备,以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形势,朝那边转移。而新南寨这边仍然保留着与以前差不多的规模,给太原留守府制作的各种武器装备也尽量保持与前相等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