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随便翻开一本文集,率先开口:“大堂之上明镜悬,公正廉明断忠奸。”
封逸尘想了半天,“大人,文集太多,我年纪大了,记忆不如从前,这句怕是记不清了。”
“案前笔墨纸砚全,书写文章颂青天。”鬼魂苏瑶面无表情的说道。
钦差愣了愣,还真让鬼魂给对上来了?!看到鬼虽然惊奇又害怕,可在场的还有这么多人呢,他再怎么也得镇定下来,不能丢了皇家的面儿。
钦差大人见鬼魂都对上来了,而封逸尘却对不上来,沉声道:“既如此,就以这大堂为景,以公正廉明为意,你与她们几个且各赋五言律诗一首,一决高下。”
言罢,他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封逸尘,仿佛要将他的心思看穿。
这本是朝廷选来的人才,圣上是抱有期望的,这人颇负盛名,才名在外,没想到竟然有人状告,到底是封逸尘欺上瞒下,还是这叶清清哗众取宠。
二人似乎都不简单,叶清清告状,后头打招呼的竟然有林家,荣国公府,而这封逸尘也是顺宁郡守和朝中官员举荐而来的,都不简单啊。
封逸尘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可额头上的冷汗却不受控制地不断冒出,他倒不是害怕作诗,做了大半辈子的文章,不会作诗也会吟,更何况他并非一点儿墨水都没有。
他怕的,是见鬼。
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公堂威肃穆,明镜挂高梁。官坐阶台上,民跪案几旁。断章凭臆想,定案少思量。空把声名显,难担正义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诗句虽勉强凑够了格律,但用词生硬,意境平平,语句之间更是难以感受到对公正廉明的深刻理解,只是流于表面的描述,或许是害怕,做的诗也差强人意。
今日在场的,不止宫里派来的钦差,还有许许多多的文人,都等着看这事儿的结果,封逸尘的诗一出,外头的文人就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封先生不愧是大儒,好诗,好诗!”
“封先生是有真才实学的,这小女子也不知是哪里来的!打出去!”
“女人心眼小。”
“别说了,她能让人见鬼,恐怕不简单啊!”
“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这就是障眼法!”
“小声些,一会儿给你家祖宗叫出来了。”
“我看,封先生这诗,倒是仓促了一些啊,不如文集之中的那些诗文精彩。”
“凛凛公堂正,昭昭白日悬。端严官执法,敬慎吏听宣。理案依条理,裁刑秉善全。清风扬正气,公道在人间。”
此诗一出,那些议论纷纷的文人声音都小了一些,因为这诗,是从鬼魂之一嘴里冒出来的,森冷的声音传进了每个人耳朵里,不仅格律严谨,对仗工整,更是将公堂之上公正廉明的氛围以及对正义的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时,三位亡魂中的又一位轻轻飘出,声音空灵却又透着坚定:“堂中威赫显,案上墨香传。法纪心中刻,公平笔底镌。奸邪无所遁,良善得周全。断狱持公理,声名后世传。”
她的诗句不仅在格律上与叶清清的诗相得益彰,更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公堂之上应有的公正与威严,以及对正义的执着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