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翰林医官把脉知真假

“师父,这段老夫人号脉是虽细脉,但是学生似乎感觉到有一丝难察觉的搏动。”谢医官首先说道,“就算一般人无法察觉这细微的异常,但对气血两亏虚之象的老人,使用大补气血的药,实在是让人难以费解。”

“而且……”谢医官突然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谢医官直说吧。”

“而且,这熬出来的药分明还下了重分量的红花,身子再硬朗的人也经不住连续几日这样的用量啊。”谢医官直言道。

“顾使,相信你我三人的号脉情况是一样的。”林副使放下手中的茶盏看着顾使轻说到,“假如下官没记错的话,今年秋分后,方才的段少爷在秋分后就承袭武安侯的爵位,这府内怕是……”

“你的意思我懂,方才我检查了段老夫人的手脚情况,应该是有人施针临时改变的脉象,而施针这人的医术,并不在我们三人之下。”顾使捋了捋胡子说道。

“顾使,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若有任何闪失,怕是整个翰林医官院都会被拖下水。”谢医官忧虑地看着两位上司。

顾使淡定地拿起茶盏,轻啜一口茶,缓缓地放下茶盏,“这就像一盘棋局,看似难解,实则易解,只要做好分内事便可。”

“分内事?学生不懂,请师父点明。”

“翰林医官院的作用只是诊和医药,超出这两个范畴的都不归属我们管了。”顾使手指轻敲桌面说道。

“至于其他药出的问题,还是其他江湖郎中的问题,那一连串就归大理寺或者京兆尹管了。”林副使接着说道。

“那我知道为何武安侯府要大张旗鼓到翰林医官院请医官了,我们就等于是一个权威的见证人,只需判断这段老夫人的药有问题,还有治疗段老夫人的疾病即可。”谢医官恍然大悟。

“没错,待会由我施针让段老夫人的脉象恢复正常吧,再开几剂平和的调理肾气的药方即可。至于武安侯府如何处理其他问题,都与咱们翰林医官院无关。”顾使说道。

“顾使的方法甚好,今日武安侯府之事只有我们三人知便好,勿外传。”林副使神色凝重地小声说道。

三人得知此事日后必会牵连不少人,为求明哲保身,自会只做分内事。

“好了,商议就到此,我们还是赶快给段老夫人治病吧。”顾使向书房门走去,打开的书房门。

一直在书房附近等候的段云迟见书房门打开,急忙迎上前,“三位大人不知有好的治疗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