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的,请问柳夫人、柳公子有什么食物或者不能吃的,如果那些方子有,我直接跳过不摘抄了。”余笙问道。
“呵呵,这孩子平日身体就像一只牛,这次遭了惊吓和淋雨才会生病,没有忌口的食物。”柳夫人笑道。
“嗯嗯,那柳夫人和柳公子稍等,我立刻就摘抄一份。”余笙福了福身便退出了屋内。
余笙回到院内,拿起纸笔思考了一下,想了几个普通人都用调理身体的汤方,并且每个汤方都备注了注意事项和宜忌。
吹了吹纸上的墨,待干了后折叠好,装进信封内方便存拿。
靖国公夫人与柳夫人相谈甚欢,发现大家对儿女的焦虑理念都差不多,又热络地讨论起育儿经。
“靖国公府夫人,我好生羡慕你的儿女都如此出色,听我家老爷说,贵府的二公子在工部的军器监任职,不少同僚都说二公子没有架子,而且手艺特别好,和那些工匠都打成一片。”柳夫人羡慕地说道。
“柳夫人夸奖了,这孩子平日就是喜欢做些小玩意,现在能学以致用,可得用心去做。”靖国公夫人听到有人夸自己儿子,特别高兴。
“唉,我都看不出我儿子以后的路如何走,真是愁死人,平日就有点小聪明,也没见他定下心认真看书。”柳夫人无奈道。
“母亲,我不是说换一间书院吗?这次我会努力读书考取功名的。”柳载坤怕在靖国公夫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连忙解释道。
“呵呵,柳公子还年轻,学习之路还长着,柳夫人你放宽心,柳大人当年可是探花郎,柳公子未来可期。”
“承靖国公夫人贵言。”柳夫人眉眼多了几分笑意道。
“母亲,方子我摘抄好了,柳夫人,我都放在信封里面,是一些熬汤的方子,适合全家人用。”余笙把信封递给柳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