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说了吗,这次有两个人通过荫补参加复试。”
“你这消息准确否?”
“我可是有熟人告诉我的,而且其中一人还是前几日才加进今日的复试名单。”
“啧啧,谁让人家会投胎,含着金钥匙,你能比?”
“嘘,你们不怕别人听见吗?讨论这事竟敢如此大声。”
“权贵人家可不会这么早来等候。”其中一名年约二十岁的男子扫视一下周围的人的穿着回答道。
余笙此刻非常庆幸自己今日穿着朴素,暂时还没被其他考生发现她就是那个“荫补”进复试的人,她很好奇,另外一名荫补进复试的是何人。这医术之路,官位再高也就是个五品官员,而且学习的过程相对枯燥,不知道有哪位权贵人家竟然不介意。
“喂,小丫头,你是陪你家人来参加复试的吗?”突然一个声音朝着余笙喊道,打断了正在沉思的余笙。
余笙左右偏头看了一下,疑惑注视着说话人,叫我?
“就是你,小丫头,不用周围看了。”
“哦,我今日也参加复试。”余笙淡定地说道。
正在讨论的人一脸不置信地盯着面前这个女孩,由各县推荐,参加各府的选拔,按照选拔的成绩排名,获得头三名再增加医理考试,医理知识通过了才能参加复试,那就是,即使是府试的头名,只要医理知识不过关,那就无法参加今日的复试。
学习医术的都知道,即使是世代学医,从小耳濡目染,体质聪颖之人要完全能自己诊症,也要八九年。从三岁蒙学识字到完全自己读懂书籍,然后学习医术,怎么看面前这女娃也不可能,除非她在襁褓中就已开始认字。
周围的人看着余笙那充满稚气的脸,脸上的疤痕还是很打眼的,心里有些怜惜,肯定是她其貌不扬,想通过成为医官,提高身份,这样或许能找个好点的婆家,小小年纪就能进入复试,那是下了一番苦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