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修路结束了,各位婶子们就可以去绣房一展技艺,只要能过周婆婆那关就成了。”

婶子们一听纷纷摩拳擦掌,高兴得不得了,但是汉子们有些不太理解了。

“怎么每次都只招妇人啊?我们男子不是更有力气些吗?”有人嘟囔道。

“瞧瞧你说的,你见过男人穿针引线吗?”

男子被揶揄,尴尬的抠抠头,只是沈言清这个东家对人好待遇也高。

不少在她家做工的人茅草屋都换成了瓦片,若是他会绣活他肯定也去!

沈言清看他们吵吵闹闹觉得有趣,她之所以都招妇女,只是因为同为女性,她知道这个时代她们有多不易,能帮则帮!

也正是因为在沈言清家有了活计,向榆村的大部分妇女都有了收入,家中很多事也慢慢的有了话语权。

女人们发现自从自己能挣一份银子之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因此好了不少!心里对沈言清更为感激了,干活都也越来越卖力。

宣布完招人的事儿之后,村长当天便带领男人们整地拓路。

人多力量大,加上村里这条路本来也不算长,不到三日便被整整扩大了不止一倍,最后青石板一铺,那叫一个气派!

村民们看着眼前这条宽阔的路,心中感慨万千,就连其他村的村民听说向榆村居然修路了,还是青石板路,都按不住好奇,纷纷跑来围观。

当‘南怀镇第一村’的牌匾挂上去之后,这条路似乎也跟着变得神圣起来。

“这可是县令亲赐的牌匾,气派吧?”向榆村某村民向其他村的村民炫耀道。

“什么,你别骗我们吧?县令大人那么忙怎么可能!?”其他人表示怀疑。

“我骗你能有什么好处呢?你不信自己走近了去看,是不是盖着官府的印章!”

众人自然不信,走近了一看果真如此!

“这真是官府的印章,镇上贴的告示都是用的此章!”

这下村民们纷纷信了,再看向榆村田地里皆是金黄色一片,似乎并未受蝗灾影响!

“要是我出生在向榆村就好了!”有人不禁感慨。

“你是没机会了,你闺女说不定有机会,若是嫁到向榆村,说不定你们也能跟着享福!”

修路以后,媒婆似乎也变得活络起来了,向榆村未嫁未娶的村民也都变成了香饽饽!

不过村民们还来不及高兴,又有新的事情要忙了,那就是该收稻子了!